美文网首页
聆心说|(4/90)“人”之不存,“端午”何安?——李克富点评思

聆心说|(4/90)“人”之不存,“端午”何安?——李克富点评思

作者: 聆心2016 | 来源:发表于2018-06-19 17:45 被阅读167次

李克富|您过“端午”,我过“节”

by 聆心

读了老师今天的文章,想起今年清明节的一个插曲。

我三年前教过的学生小叶,对我感情特别深,逢年过节一定会打电话问候我,祝我节日快乐。牛高马大的一个大小伙子,有这份挂怀,每次都让我心暖良久。

今年的4.4日,忽然想到他,心想“这家伙不会明天祝我清明节快乐吧?”

果然。

我接到他电话时差点笑出声来。

后来不知怎么他知道了清明节不能说节日快乐的典故,又赶紧短信致歉。

然而对我来说,没有感到一丝唐突,相反,为来自学生的那份心意而感动不以。

情之所在,犹如钻石之光,何必在意用错了外包装?

但凡能给你发祝福信息的,至少在对方的通讯录里,你是值得去问候的人。

无视这份善意的人,得是多么的自恋和冷漠。

想到一个段子:

某天,狼想是时候搞好团结提升问题了,于是大发善心,请羊吃肉。羊不吃,说“我喜欢吃草”。狼火了“你个不识抬举的东西”一口就把羊吃了。完了抹抹嘴,对其他动物说“这厮太可恨了,都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不吃了它无以教育其他羊。”

那些个因为有“文化”而鄙视抨击祝福“端午节快乐”的人,估计是犯了跟狼先生一样的错误。

心理咨询的第一准则就是“识人”:先判断来访者是什么人,再针对性的给出相关咨询方案。

教育中要“因材施教”。

科技发明要“以人为本”。

商业活动要“以顾客为上帝”

咋就单单在文化这个问题上就忘了“先有人,后有文化”的呢?

有人性,可以没文化;而有文化,不能没“人”性。

佛说“不为形役”,就是让你好好过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聆心说|(4/90)“人”之不存,“端午”何安?——李克富点评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oa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