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就是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这既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意义,又有一种自律的精神与意义,格物:用一定的框框将物体约束。对于人来说,生存于社会用法律约束,归依佛门是接受戒律,日常生活符合规矩,这都是格物。致知:是获得完善的知识,明白本来面目。格物致知:人在一定的规矩里生活学习,而后对周围的人事物产生完善的了解和体会。将格物致知放大了,就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在无为大法的规矩里变化发展着,每一件事物都与其周围的事物保持着一种先天本有的和谐关系,所有的事物都在一个平面上平等的存在。
当下社会,尤其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成功就是意味着能住大房子,有辆中档轿车,在特定的组织环境里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名气有相对可以的收入。这既是成功的标志也是人们努力奋斗与追求的目标。而我们看到的成功人士,就是表现在“行、住、坐、卧”上,而这一品威仪寂静分,佛祖如来就是要通过“行、住、坐、卧”四相来告诉世人如何破“名”相。行:表现在豪车上,还有身后的助理、秘书、保镖等一众跟随者上,就是有气派有气势,更表现在行事行为上,就是要刻意的通过处理某些事物来体现某种自己特有的东西,表现自己。住,就更不用说了,房子越大越好,装修越奢越好,房子越多越好,就是在这种妄念的驱使下才有了云南昆华医院的“双百(一百套房一百个车位)院长”,这不得不让老百姓联相到“看病贵看病难”的原因。
坐,可以理解为坐什么位置,引申为社会地位。房子讲究朝向,坐位讲究坐向,皇位是坐北朝南,而庙里面的主神也是坐北朝南的,宰相分左右,这种分法应该先有《易经》上所说的顺应一天内时光变化的原因,形而上之为对天道的遵守,后才有了尊卑等级的观念,而这样的观念最后归纳形成了中国礼制。但,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再视“坐位”为顺应天道的社会礼制,而成为一种社会地位表现,就像前文所说那辆“一号首长”的专车。按照中国古典礼制具有什么品德的人坐什么位子,但现在是坐在什么位子上世人就认为他拥有什么样的权力而不是品德。这种位子所代表的属性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是世人看重“事相”的原因,因为“事相”就代表了权力,而权力是获得利益的前提与基础。
卧,是一种形体状态,引申为一种姿态,一种态度。这也是世人最能表现自我的方式,凡事要有自己的态度,对事对人要摆出一幅姿态,就是要证明一下自己,或是证明一下自己说的是正确。其实,大多数的态度是傲慢与偏见,大多数的姿态都是在装逼。其实,世间的一切事物是自然而然的,是中性,并不需要世人对此发表什么态度,摆什么姿态,态度与姿态是自欺其人,是人为的表现。世间的美好都是被世人所谓的态度与姿态给玩坏了,人为的姿态与态度超越了自然规律表现出来的合理,要么是藐视规律规则的个人主义,要么是“死守”规律规则的本本主义,总之都落入了“断灭”之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