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086377/077b72874d3e811d.jpg)
自己像蚂蚁一点点往前爬。刚把写作分成了几大类型,在每一个类型后面备注,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对自己的意义?踏实的感觉一点点从心底升起。这种感觉就像是小马过河时,不再听从其他的动物来说水的深浅,而是自己把腿迈进水里去感受。
分完类之后,快速地又出来了一个新的想法。我可以在写作形式上区分一下:在纸上自由书写;电脑上敲字;语音写作。
自由书写:
使用这种方式时,感受文字在纸上的流动。他需要一个整理思维的过程,又不需要太多加工和技巧的部份。这类书写很适合自我疗愈;手写我心。
语音写作:
对语言组织的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是一个特别大的考验。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很难通过说话的形式就完成一篇文章的。一般情况下,你看到自己输出的东西,思维混乱,经常卡壳。
别担心它还是可以为自己所用的。比如记录自己的反思日记、美好日记、灵感触动等等之类的东西。这些记录。他可以是一个小点一个小点的记录,不需要什么逻辑性。抓住一瞬间的体验就好。重体验。
电脑上敲字:
这个比较灵活的地方,就是可以随时修改、随时查阅。我一般会用这样的形式,来写简书的记录和案例记录。
这些形式和内容上的分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只是1.0版本。通过你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你会慢慢的把它们升级为2.0 3.0甚至更高的版本。这些版本,是一点点去靠近你的需要。让你在这个过程中,用得顺手。
比如说我最近发现,在某方面我需要练习。我就给自己的类别中加一个刻意练习的选项。这个选项就是为了记录自己在某一方面技能一点点提升的过程。还有另一些东西可以慢慢的去除掉。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内化于你的内心。不需要文字这个过程中,你自己就能在内心快速地加工。总之,它们的出现和离去,都是为了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刚才说的是内容部份。形式上也是啊!最初的自己是刚尝试语音记录。所以才会显得生涩、卡壳。随着练习的不断深入,我相信,自己越来越能掌控语音记录这项能力。就可以把难度一点点提升。最终变成什么都可以用语音记录那岂不是一件很美的事情。
之前总认为,行动之前要把所有的事情想清楚。才敢去做。发现自己永远也想不清楚。好不容易想清楚了,准备上路了。每走的一步对于自己来说都是很大的挫败。因为在前进的过程中,始终有一把尺子在衡量自己。好像永远在告诉自己:“你不行!”所以行动变得异常的艰难。
而这一次,我把行动变成了自我探索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去体会自己,发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去调整自己的步伐。去感受沿途的风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