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心见性与证果三者的区别
佛门里通常把心分为真心与妄心。但对于大成就者,真心与妄心是同一个东西。想知道乃至明白自己的真心,需要妄心的显现。尤其在静坐中,当杂念特别多,很散乱时,这个境界指的就是妄心。有一天你明心见性了,会发现:散乱的杂念也是真心在起妙用。这个境界是功夫,不是理论。如果你的功夫达到了一定程度,会感受到“心”与“性”是一不是二。
如果用“理”和“事”来讲,明心偏重于理,见性偏重于“事”,也就是功夫。如果你是从理走到功夫上,再从功夫上走出来,你会感到理和事原本是一体。如果不是这样(理→事→走出来),理还是理,事还是事。
六根降伏不了,就会被六尘带走。我们用功不应该住在色、声、香、味、触上。如果眼睛看到好看的颜色移不开,就住在了色尘上;耳朵听到好听的声音移不开,就住在了声尘上;鼻、舌、身、意也是如此。
要想管好六根,不让它被六尘带走,就是要用功进入状态。也就是“进入功态”。就像看电视,如果非常投入,进入到电视情节里面,周围的声响、动静都感觉不到,这也是进入了一种状态。一个人打坐一旦有了境界,就被内在的境界抓进去了,六根自然容易关闭,六尘也就干扰不了六根。自然不会被外在的境界所转。
打坐时,听到有人叫你,或者听到歌声,这是过去脑子里录进去的东西,不是外界的声音。
要降伏妄心,就必须把真心找出来,也就是必须“见性”。心、性是一不是二。一个用功的人就怕境界不出现,只要境界出现,就会有禅悦和法喜,就不会腿痛。
境界是修行过程中的消息和苗头。就像打井一样,如果打了很深还未见湿土,说明还没有消息。继续打下去发现了湿土,甚至快带水了,就说明水快被打出来了,也就是见到消息和苗头了。
只要路走对了,每一步都会有道中的消息,除非你没有入门。如果一个人不把对外界执着和留恋的心移开,他是无法深入到内在境界中去的。
关闭眼根比较容易做到,但静坐的人耳根非常敏锐,外界一点点声音都能听到。如果这两根能关闭,自然会耳聪目明。刚开始打坐无法关闭第六根(意根),但前五根完全可以关闭,并逐渐渗透到第六根,自性之光就会逐渐渐升起。如果六根能完全关闭,自性之光就会完全显现。
妄心的力量与真心的力量是同一个力量,只是你还没有认识到,更没有降伏这股力量。
如果你通过一种训练方法,把眼、耳、鼻乃至六根这些工具都关掉,幕后操纵者就不会再向外作用了,这股力量自然就会显现。你所在之处它就在,你不在之处它也在。它不会因为我们在与不在,而存在或不存在。
这股力量是靠见到的,也是靠身心感受到的。但是在见到和感受到之前,必须有一个明白真心和妄心的过程。
明心容易,见性难。经书和祖师大德们的开示都是同时讲两边的境界。因为通过讲两边才会有比较,通过比较才能认识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世间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相互衬托、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一个,你会明白另一个。真心犹如牡丹花,妄心犹如白布,只有用妄心来衬托真心,我们才能把自己看得更清楚。
“明心”是理上的开悟,开悟后在功夫上就不会出现偏差,所以明心后才能迈步。纵然迈出了第一步,离证果还很遥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