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和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黑猩猩)有很紧密的亲缘关系,其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他们在热带森林里过着树栖生活。由于地壳运动,气候变得寒冷干燥,森林逐渐的减少,一部分猿被迫迁移寻找新的森林 。在探索的过程中,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强悍的动物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等等),他们被迫从树上走向平地生活,学会了直立行走,将前肢解放出来用于取食和御敌。在这个过程中四肢和大脑开始发育,双手越来越灵活,大脑越来越发达。记得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现象逐渐形成了人类社会的文明。

30万年前 ,几乎所有的动物都将火视其为有害物,避而远之,只有智人会使用火,并用火烧死了大量的物种,同时通过使用火吃到熟食,人类文明就此发生了比较大的转折,智人开始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并创造工具,而其他动物吃生食的整个过程非常复杂,长达几个小时,同时可能出现消化不良的等等现象,吃和睡占领了他们大量的时间。

7万年前,人类可能是因为基因突变,开始有了语言,能集合100人进行合作,而其他动物只能集合两个人左右,语言和想象力让智人统治了其他物种。
这个过程中人类的社会脑足够发达,足以支撑复杂的社交网络 ,而绝大多数动物生下来,借助于身体触摸与5位左右的同胞家属等达成连接;借助于肢体语言,可以与15位左右的同族达成连接;一旦需要与50人连接,就不得不借助于口头语言;到了150人、500人,不得不借助符号语言。正是语言的诞生,人类通过故事,相互连接在一起,从此,有了部落、村庄与城市。

9000年前,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农业社会,小麦被人类所驯化,正式进入了脊柱类疾病的开端,而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生活方式导致人类的脊柱类疾病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外部环境改变了人类,而那些依然在热带雨林的猿接触的环境比较单纯,没有多少斗争,他们的后代大脑进化得慢一些,并逐步进化成现代类人猿,但他们的行走也接近于人类直立行走的方式。

人类由四足爬行进化成直立行走的过程,成功的背后往往产生了巨大的代价:
·股四头肌的退化,导致前表线功能紊乱,会导致骨盆前移,骨盆后倾,膝关节疼痛等等病症。
·直立行走后,大脑和心脏位置相对提高,特别是大脑容易供血不足,从而加大了心脏的负荷。人和猿相对于其他爬行动物患高血压病几率更大。人在躺卧休息的时候,每分钟泵血量是5升,而直立状态下是每分钟3升,为了弥补这种降低,体内激素系统和神经系统会促使血管收缩,迫使动脉系统中血量减少以获得平衡,这种不断收缩会使血压增高,久而久之就成了高血压病。
·整个进化过程中,我们的颈部肌肉开始退化,重心逐渐转向腰腹核心,从而增加了椎间盘的压力。同时核心力量随着进化大幅度下降,对腰椎的功能稳定性有极大的影响,在如今互联网的时代,大多数人从事的工作偏向久坐,雪上加霜。
·人体骨骼在23岁左右基本上已经停止发育了,漫长的岁月里 ,脊柱面临着是退行性改变,爬行类动物脊柱退行性改变远比人类强太多。

根据进化论和运动训练等等多种理论相结合,爬行训练是最好的训练方式之一。中国古代养生法中很多动作都是模仿动物爬行的姿势或者行动方式,比如说华佗的五禽戏; 今天流行的瑜伽和普拉提中很多动作也是从爬行动物设计出来的;包括很多人喜欢游泳,游泳是水平位的运动,是回归原始行为状态的一种方式,在不伤膝盖的同时,能有效的放松肌肉,还可以加强人体体侧线,提高机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爬行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腹式来进行呼吸 ,而今天绝大多数朋友都是以胸式呼吸为主。爬行的过程中能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这不仅仅是核心稳定 ,包括胸廓,肩胛骨的稳定性等等等。
从地心引力的角度出发,爬行训训练对女性乳房的塑形也是非常有帮助的;爬行对预防和治疗胃下垂和肾下垂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每爬行一次,肛门收缩一次,可以防止痔疮
幼儿在7个月的时候 ,用腹部后退形式的爬行,8―10月份开始是用手和膝盖帮助自己爬行,后期直接用手和脚进行爬行。幼儿在这个时期的爬行极其重要,关乎着孩子后期的身体发育(运动系统,大脑,心理等等),同时颈椎的曲度,就是婴儿在爬行时后天形成的,几乎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很多成人的疾病与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有学者研究表明:人类的发育(语言,神经,关节等等)在3岁之前已经完成,3岁后全是模仿和重复练习。千万不要束缚小孩肢体的自由活动,如果儿时爬行训练较少,会导致身体运动控制出现问题,对以后的脊柱功能发育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身体最强壮的年龄段会出现相应的疾病。最后希望每个人都能进行爬行训练,解决一些不必要的疼痛。

谢谢您的关注,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对周围的人有帮助,希望您分享出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