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时借读过这本书。
当年室友买了这套精装版,七本,很厚重。当时一套120元,这位室友家境一般,这些钱是她几个月的生活费了,但是她还是咬牙买下了。她珍贵地摆在床头,并大方借给我们读。
可惜,当年我心浮气躁,看到几十页,看到书中的“我”,每天夜里等待妈妈的晚安吻那焦急、安慰、满足的神态跃在纸上,我的记忆就停在这里、停在交际圈新贵的斯万被这家人当成一般客人对待,就再也没有看下去。
但这本书给我的印象之深,之神秘,之需要大量的心理准备才能读这本书,仿佛你需要沐浴更衣,需要一杯清茶,一个寂静的雨夜,最好一首古琴曲慢慢泄出,才能打开这本书,把这个长卷徐徐打开,才能读懂作者的书中深意。非要这样才能读此书不可。
所以二十几年前,读不懂,读不通,没有信心读它,于是放弃。
二十年后,当生命的长卷已经打开了很久,仿佛在说,是什么读这本书了。
于是,当碰到电子书畅行的今天,手里握着手机,打开,开始。但是人还是不能一口气读它不停,有时还是会被其他东西吸引,放下这本书,或者看其他更轻松的书,但是不自主地,你还是会被《追忆似水年华》拉回来,拉回它的身边,仿佛在深情陌陌地对你说,“读我,读吧”。
长叹一声,经历了悲秋伤春,经历了亲人离世,经历了青春无悔,以及容颜不再,是时候开始细细读起,就当是一种纪念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