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我的老家,是在农历大年三十下午,父辈带队去给祖坟烧纸。算是当地的一传统。
![](https://img.haomeiwen.com/i5404167/03d3fa2e3185bf49.jpg)
农历腊月三十,麦苗已齐脚深,绿油油的覆盖斑驳。鞭炮声从山岗的坟地响起,迎着远山的苍翠和近水的白净,还能看到纸钱烧起来的火光和烟尘——那是村民在祭各家的祖坟,也叫“上坟”。
在多数地区,例如湖广,人们都是清明扫墓,而我的老家更多是在年三十傍晚,父辈带着孩子们,挨个指给他们,说那个是祖父祖母的,那个是曾祖父曾祖母的……然后放了炮仗,依次烧上纸钱。烧的时候还要在地上画个圈,留一个口冲着坟,说是怕“钱”被别抢走。嘴里念叨着:爷爷,过年了,给你们送点钱,年三十晚上回家团聚啊。来,给你老爷老奶叩个头。孩子就听话地跪下叩了头。
“床头无屎,坟头无纸”。说的是年轻时候不伺候屎尿孩子,老了就没人给自己坟前烧纸。老家还有句俗话“半夜嚼馍,喂(为)儿喂(为)女”。说的也是养儿防老的事。这是一种朴素的传承。在农村,看到田里的坟头越来越小,或者坟前没有纸灰,八成就是绝后了。这种感觉和翻看族谱时,看到祖上某一支断了香火的荒凉是相似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5404167/0cc191dea44e3dbd.jpg)
暂且不论是否迷信,农村的坟是值得尊重的。因为今天埋在地下的多是解放前出生的,可算是从苦难中走过来的,甚至是一辈子扒黄土都不能填饱肚子的那些人。对普通百姓来说,坟墓是死者的归宿,对土地文化的亲近,使他们感觉“死有所葬,入土为安”,乃是所能设想的生命之最后诉求。祭祖就成了穷苦人生命中唯一最为庄严神圣不可替代的仪式,是一种对家族的忠诚和传承的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伦理的一部分,也是自古区别于蛮夷和蒙昧的教化标志。
曾在不久前看到很多地方的“平坟运动”,窃以为是一种孝道传统的颠覆和文化信仰的缺失,就像是中国建国以来在三番五次的个人狂热主义煽动下,多少大大小小的文物和建筑被毁坏。封坟树木、安葬祖先,则是中国人奉行孝道的终极体现和最基本要求,故千里奔丧、卖身葬亲的现象史不绝书、广为流传。强制平坟是对中国大地上最后一点来自民间的私人尊严的破坏,无视中国人绵延数千年、最为自然而又最为广泛的信仰。虽不至于抽空仁义礼智、忠孝廉耻等中国核心价值的根基,但对于一个有着大国气度的国家,不该拿走仍处于沉默的大多数人最后的寄托。除非天下俱安乐!
今年回家,看到了家谱,也跟着长辈看到了祖上的坟茔。坟前烧纸,我不觉得是迷信,而是有一种唤醒家族优良的振奋。
![](https://img.haomeiwen.com/i5404167/02d2e9a49a61e6b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