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散文想法
说说《朝花夕拾》七八

说说《朝花夕拾》七八

作者: 徐姑姑 | 来源:发表于2020-10-08 00:05 被阅读0次

父亲的病

当翻看书,看到标题的第一刻,感受到这很可能是一篇温情的文章。本文记述了父亲从生病治疗到病故的整个过程。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但父亲的病故在“名医”的治疗下却似乎不在“常情”之内。作者的遗憾、痛心以至于在文章收尾处还得说上一句“我现在还听到那时得自己得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对于父亲得最大的错处。”读完《父亲的病》,我想之后鲁迅弃医从文也有此重大因缘!

文章开篇,鲁迅就开始讲“名医”的故事,通过点点的“神妙”细节,丝毫未提及“庸医”二字,却道出“名医”是庸医的本质。再通过庸医层层递进,暴露出庸医面对病人的麻木、冷漠,行医用药的荒诞,实则是离不开其思想的守旧,封建的荼毒。

父亲的病两年久久不见好转倒也罢了,反而逐日利害,将要不能起床。本是床前尽孝的悲痛、沉重之事,可行文读起来却处处让人忍俊不禁,可以看出不是鲁迅的文笔荒诞幽默,而是封建庸医的荒诞怪异。

因此我们在写作叙事,讲故事的时候,也可以多采用刻画人物的方式讲故事,比如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再辅助一下侧面描写。一定能把故事讲的更精彩。

琐记

“记”是指古代一种散文体裁,以叙事为主,可叙事、写景、状物、议论、描写,阐述某些观点。“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细碎。”因此,从字面上理解标题的含义就是:文章记叙了一些细碎的事情。就阅读感受而言,感觉这篇文章虽是记叙的一些细碎之事,但是真正理解上难度不亚于其余几篇散文,甚至看完后就是“黑人脸”,鲁迅到底在讲什么!

一是要抓住“转场”节点。

再细碎的事情,在叙述上也会有“转场”的,比如时间上的转场、地点上的转场、事件变化的转场。我们可以以“转场”为切入点,梳理文章的主线。本文共叙述了三个地点发生的事情:家乡,南京,日本。大致时间节点的划分是:儿时、青年、成年。

二是根据“转场”,梳理节点内容。

《琐记》根据作者不断变化的经历,来安排全篇的结构,并且将“琐”字无声地体现在了每段经历的件件细碎之事上。看似琐碎的事情,实则都是围绕作者的人生历程和思想转变行文的,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复杂且不断流转的情感。

相关文章

  • 说说《朝花夕拾》七八

    父亲的病 当翻看书,看到标题的第一刻,感受到这很可能是一篇温情的文章。本文记述了父亲从生病治疗到病故的整个过程。生...

  • 说说《朝花夕拾》三四

    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孝图》本是一本关于孝道的图画本子。内容由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所传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编撰而成。少时...

  • 说说《朝花夕拾》五六

    无常 无常无常,索命的黑白俩无常。哈哈哈,看这标题怕不是要讲鬼故事啊。前有《五猖会》,里头就有提到“孩子们所盼望的...

  • 说说《朝花夕拾》一二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开篇小引中写道。在如今复杂、快节奏的时光中,...

  • 朝花夕拾之说说儿子

    半夜整理电脑找到了就文字,而今人家都中学生了,也算回忆吧。 前几天,儿子又弄丢了新买的笔抛,到处寻找,未果,今天写...

  • 朝花夕拾一一我的“说说”(十七)

    每发生一个热门公共事件,官方这么说,民间那么说,双方各执一词,一时间让人是非莫辨。直感觉云里雾里,...

  • 朝花夕拾一一我的“说说”(二十)

    皇上都喜欢“万岁”。其实他也知道,能活百岁已是人间奇迹,那有什么万寿无彊。但是,他喜欢这种声音。因为,只要“...

  • 朝花夕拾一一我的“说说”(十九)

    屠呦呦得了诺贝尔奖,习近平在元旦致辞提到她,李克强在全国科技大会上也提到她,可国家科技奖硬是没有她,更奇怪的...

  • 朝花夕拾一一我的“说说”(廿一)

    秋语 没有了花前月下的缠绵,有的只是相搀相扶的晚秋,看着儿孙们日渐长大,我们则在一天天变老,...

  • 朝花夕拾一一我的“说说”(十六)

    曾经的好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这很正常,聚散离合本就是世间常态。不要遗憾,不要抱怨,记着他(她)曾经对你的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说《朝花夕拾》七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hc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