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 知道这本书可能也是网上提的,自己就记了下,20181230金图还书时留着一本到F类书架的,正好第一本看到这个,就拿回来读了。
- 20181230开始第1个番茄钟1-27/395,全书计划15个番茄钟;
- 20190120全书用时9个番茄钟,读完。
- 副标题是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作者是Michele Wucker,译者是王丽云,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2月第1版,3月第4次印刷。
内容
- 目录
序言
- 2001年阿根廷发生经济危机?
- 很多时候,经历一次沉重的打击才能让我们清醒,让我们警惕灾难的发生,以最小的痛苦和代价去防患于未然。
chap1 遭遇灰犀牛 1/395
- 0
- 以2001年秋Glenn Labhart在Dynegy公司收购能源贸易公司(安然公司)作例子。
- 事故最终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正视它。
- 明知故犯
- 向导说过,犀牛对你的恐惧远远超出了你对犀牛的恐惧。
- 愚笨的大块头
- 预先的正确决断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就像是远离潜在的愤怒的犀牛。
- 一旦犯下了错,风险就会飙升,摆在我们面前的选项就不再是好和坏,而是糟糕、更糟糕,甚至是万劫不复。
- 防微杜渐
- 《全球风险预测报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举办时间左右发表
- 当我们可能遇到的危险还处于萌芽状态时,我们会感觉手头紧迫,无暇顾及,所以致使防范措施搁浅。
- 不是能否发生而是何时发生
- 黑天鹅事件是我们无法预知的事件
- 灰犀牛事件是我们本来应该看到但却没看到的危险,又或者是我们有意忽视了的危险。
- 无流血,不头条
- 不要相信总是唱反调的人
- 灰犀牛的五个阶段
- 否认
- 混日子(得过且过)
- 判断性(犹豫不决)
- 惊恐
- 行动或崩溃阶段
- 看见灰犀牛
- 在灾难到来之来,建立一个行动框架,即承认灾难的存在、合理安排应急步骤和建立最终解决危机的具体方法。
chap2 预测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抵触和否认情绪 41/395
- 十大惊险事件列表(Byron Wien发表)彻底分析一个事件是否会发生,何时会发生,以及意味着什么。
- 曼德尔布罗特式的不规则
- 分形几何学
- 死亡螺旋
- 玩飞镖的猴子
- 现代的神谕
- 我们专注于那些描述我们期望的世界的信息,而不是那些描述真实世界的信息。
- 未知的已知
- 遵从神谕
- 理性与情感的混合体
- 拒绝承认威胁的存在和拒绝及时采取防范行动。
- 集体思维会让我们无法看到传统思维之外的东西。
- 传统思维是人类非理性行为实践的结果,会让我们无视眼前的事物。
- 准确的判断
-
本章要点
- 不要害怕犯错误
- 控制自己的热情
- 预测是件复杂的事
- 挖掘群众智慧
- 坚持学习
chap3 否认:为什么我们看不到犀牛群?为什么我们不能避开它们的奔袭路线?75/395
- 0
- 冰岛的托尔.比约戈夫森
- “我本来应该多注意那些已知的事情而不是我希望的事情。这两种是不相匹配的”。
- 抵触和否认,不过是自我安慰
- 在很多时候,否认能帮我们专注于解决当前的问题,直到我们有足够的时间适应新的令人不快的现实,调整我们的行动,着手纠正问题。
- 无法预知,是该抓牢,还是该放手
- 假如这是“雷曼姐妹”......
- 如果明显的危险信号没有注意到:
- 危险信号的预警机制出了问题
- 我们的信号接收能力和反应能力出了问题,这取决于我们从以往类似危险中获得的经验
- 如果明显的危险信号没有注意到:
- 更多的事情在发生......
- 看见真实的犀牛
- 考察一个组织机构的领导力,首先要看它的领导层是否融合了各方观点,是否能接受对现行观点的质疑
- 战胜群体思维
- 刻意促使人们无视危险
- 当我们不能确定我们得到的信息是否准确,那么就要去考虑一下信息的来源。
- 从否认到接受
-
本章要点
- 到新的领域再寻找危险信号
- 质疑原有的想法
- 战胜群体思维
- 防范故意否认抵触危险的行为
chap4 得过且过:为什么我们已经看到犀牛群冲过来却仍然不躲避 111/395
- 0
- 我们为什么要得过且过
- 我们之所以会得过且过,是因为我们认为:一旦做出错误决定,我们的结局会很悲惨,远比不作为的结局要悲惨得多。
- 断裂临界
- 怎样才能揭去创可贴
- 得过且过的行为合理吗?
- 改变现状会激发矛盾,让隐藏的内在冲突浮出表面,挑战传统的文化氛围。
- 太大,太强,太快
- 接受不确定性
- 不作为的代价
- 民众和政治家
- 只有最激进和最两极化的事情才会得到很大的重视,而这些事情本来是不应该得到这样的重视的。
- 预知死亡事件
- 有时候,我们一拖再拖,这样的行为也不难理解,这是因为我们不确定该做什么。
- 本章要点
- 得过且过是要会出昂贵代价的
- 选择正确的时间节点
- 变革奖惩机制
- 公平地分担成本
- 正确地计算成本、盈余和投资
- 有时候拖延是唯一可以选择的方式
chap5 诊断:解决方案是对的还是错的 149/395
- 0
- 一旦领导者们承认危险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他们就会面临三种选择
- 做对的事情
- 做错的事情
- 什么都不做
- 危机其实也是分种类的
- 一旦领导者们承认危险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他们就会面临三种选择
- (1类)不愿意面对的事实真相
- 有太多的人希望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 (2类)反复出现的犀牛和发起冲锋的犀牛
- (3类)元一犀牛式危机
- (4类)难题和戈尔迪之结
- (5类)科技创新的颠覆力量
- (6类)身份不明的犀牛
- 犯错误
- 致命危机
- 墙上的裂缝
- 化悲痛为动力
- 是该无视危机还是把它看成机遇加以利用
- 葡萄酒木塞遇到的麻烦以及更新策略。
- 市场混乱
- 要搞清楚,是哪些决策造成了它们目前的局面。
- 灰犀牛的分类
- 把问题分解成几个具体的可以实现的目标。
- 本章要点
- 充分认识你面前的灰犀牛式危机 不同危机要用不同方法处理
- 正确定义危机的类型
- 信息可以产生强大的变革动力
- 不要因为以往的成功而骄傲自负
- 你不会总是一次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chap6 恐慌:灾难迫近时的决策 191/395
- 0
- 群体思维加剧了否认抵触情绪
- 快速地从发现阶段进入到判断阶段和行动阶段,这样就能避免恐慌情绪的产生。
- 买低
- 千万不要浪费了危机(旧事物衰败了,新事物才有机会)
- 最坏的和最好的
- 恰恰是因为预测了危机事件的存在,才让决策者们安下心来,不急于采取行动了。
- 危机的形成是漫长的、积年累月的事情,但是危机的爆发却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 拯救世界的责任感
- 有人认为导致金融危机的情绪因素不是贪婪,而是恐惧:害怕错失良机的恐惧。
- 我们如何评判自己的行为能力
- 只有不处于恐惧和害怕的情绪时,才能很好地运用自己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做出正确的决定。
- 直面危机
- 熟悉悖论
- 我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吗
- 一个稳定的医疗体系,保证那些需要救治的人快速地取得必要的药物和护理。
- 养成习惯
- 系统地监测危险信号,而且预先制定并认真演练应对步骤。
- 能够自我调适的体系
- 本章要点
- 慌乱的群体行为会把我们直接推上死路
- 建立数据完整的检测体系,防止非理性行为
- 尽早提高赌注
- 向流行病学、飓风、龙卷风和海啸的防御体制学习:预设机制;建立灾难应对步骤;自动运行机制
- 小心犀牛角
chap7 行动:顿悟之时 229/395
- 0
- 把新方法规模化
- 求雨
- 测量,改变
- 顿悟的那一刻
- 水资源引发的矛盾冲突
- 绣花口罩
- 新理念和新科技带来资源的充足
- 把碳转变成塑料
- 合理化投资
- 我们“得到它”的那一年
- 本章要点
- 到了你开始行动的那一刻,可能就已经来不及了
- 测量
- 分而治之
- 把危机定义成机遇
- 总是要有一些戏剧性事件才能促使人们行动
chap8 灾后:危机也是一次不可浪费的机遇 265/395
-
0
- 本章以加拿大省的一个水灾举例
-
立体的谷歌地图
-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
超出预期的后果
-
催醒闹钟
-
艰难的决定
-
本章要点
- 准确定位自己的应对措施
- 危机不可浪费
- 防止为下一次危险埋下隐患
- 弹性思维
- 灾后是建立防御未来危机体系的最佳时机
chap9 当危险远在天边:做远期计划 291/395
- 远离危险
- 最初的信念
- 回到最初
- 100年
- 每天花15min去思考问题,即希望未来的100年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你怎样做才能实现它。
- 短期目标代表着摆脱现实困境的生存方法;远期目标代表着激情以及生存的真正原因。
- 耐心投资基金
- 税收策略
- 权衡还是不权衡
- 本章要点
- 新的视角和新的词汇能够帮助我们描绘未来图景
- 找到长远目标的价值
- 运用“高效”战略和长期思维来节省资金,释放资源,创造机会,而不仅仅是过度攫取
chap10 结论:如何避险 319/395
- 5000万年之久
- 你的灰犀牛危机是什么
- (1)承认危机的存在
- (2)定义灰犀牛式危机事件的性质
- (3)不要静立不动
- (4)不要浪费危机
- (5)站在顺风处
- (6)成为发现灰犀牛式危机的人,成为控制灰犀牛式危机的人
- 一个能够管控犀牛式危机的人
- 理所当然的事情
致谢 357/395
注释 365/395
参考文献 387/395
收获
- 知道灰犀牛的定义,以及五个阶段,但作者取的例子都太高大上了,我接触不到,但五个阶段的思维还是可以学一学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