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坐上滴滴特斯拉
与同学两口子吃火锅,喝酒,聊天,从5点到11点多,还是有意味未尽的感觉。
6年的时光,经历了太多太多。
站在北京三环繁华的路边,看着车水马龙的大街,我有一种恍然如梦的感觉。
我们回忆两年北大时光的趣事,说着同学之间的事。
我发现,毕业17年,有同学的名字在嘴边,却说不出来了。
说到某个同学,要在同学群里搜索一下,发现有同学已经退群,然后又发现个人微信居然被删除……
同学好友妻子说,要么他被抓了,要么你们在他朋友圈没有用了。
我第一反应,那还是没有用好吧,他当他的当官,我们过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千万别让在新闻头条上看见啥名字。
两年同窗的时光虽然短,但那张认真、努力,不苟言笑的脸,印象非常深刻。他能一步一步坐上那么高的位置,我认为除了天时地利人和,肯定有他的刻苦努力,印象中某同学的国字脸,看起来正直,磊落。
好友妻子给我打上一辆出租车,说是特斯拉。
我与同学好友齐声说,阿,有点太高级了吧。
一想到,被曾经的同窗当作无用的人,我心里还是有点失落,惆怅,原来人成熟以后还会这样世故,让我接受不了的世故。
与被抓相比,我还是期望成为同学朋友圈无用的人吧。
坐上特斯拉,硕大的天窗,让我头脑马上清醒了很多。
随口问了一句:这是您自己的车?
司机是个微胖的中年人,但我更想说是个年轻人。因为我觉得49岁的我刚进入中年,被晚上微信群的发现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社会课。
年轻人说,是呀,要不然呢?
我马上闭嘴,觉得自己刚才随意一问,有点冒犯。
不要戳穿一个成年人的体面。
深夜十二点,出来开滴滴特斯拉,如果不是生活遇到困窘,缺钱,谁会选择大晚上,深更半夜出来开滴滴呢?
我说,十二点了,北京还车水马龙奥。
年轻人:是呀,毕竟是首都最繁华的三环,又是星期五。
我:公交车咋还没有下下班?
年轻人:北京有的公交车24小时工作的。
我:马路上这么多车,这么多人,晚上都出去社交呀。青岛晚上10点多,繁华的香港路就没有多少车了。
年轻人:您到上海,上海马路上更繁华,还有成都……
与开特斯拉的年轻人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他是个有眼神的年轻人,估计白天也是个出入写字楼的白领。
在后视窗上,瞄到我摸额头,“后座是不是有点热,我给您打开空调。”
我与年轻人聊,大学时在北京读书,夜里两三天也是外面要么与同学玩狼人杀,要么唱歌……
年轻人:是呀,今天周五,都忙着放松娱乐社交……
我:北京的公交车也是电动的?
年轻人:是呀,老早就换成电动的…
我:今年电动车汽车的保有量超过50%,发展太快了
年轻人:是呀,当年比亚迪在西安买壳造电动汽车,好多人还等着看笑话。
我:我一同学就在比亚迪。听他说想当年王大佬给他们画梦时,他们都觉得王大佬疯了……
我看着窗外的长身子的公交车,心里一下子释然了。
短暂的针刺感消失了。
被同学从朋友圈删除,接受自己是同学朋友的“无用”之人的事实,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就像当年本科大学毕业从事汽车销售,享受了第一批红利,当也没有想过,想到又一天大街上奔跑的电动汽车会超过汽油车呀。
而某同学已经成为中国电动汽车电池的领军人物,经常打着飞的在各大城市打球,同学群里从毕业开始就没有冒过一次泡泡。
这就是人与人分层的事实。
不知道开滴滴特斯拉的年轻人白天是如何装扮他白领的角色的?
至少,在深夜的这一刻,开滴滴的他非常认真,负责,开车稳,停车稳,把我送到了酒店门口。
到北京,我花三个小时办完事,然后用两天的时间见了一个又一个同学闺蜜与好友。
人与人的感情都是在互动中不断加深的,就如深夜的北京大街的车水马龙。
我看见了向往热气腾腾的生活的生命个体。
经济消费降级,生活再难,也要给自己充充电,忙中偷闲去见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