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

作者: 树欲静 | 来源:发表于2016-06-12 19:54 被阅读26次

——You see.But I observe.

这是彼得·德鲁克唯一一本自传在《旁观者》这本书里,德鲁克并没有去谈论一些会在《管理的实践》、《经济人的终结》、《工业人的未来》或者是《公司的概念》这类著作中会详细探讨的经济领域或者管理领域的主题;而是尽量去用一种客观的视角,回顾在他70年人生历程中所经历的一些人事。对于一个不那么急功近利地希望立刻得到管理技巧的读者而言,这是一本用来了解德鲁克人文思想的不错的书籍。

整本书分为若干节,每一节独立成篇,记录记忆中的一个人、一对夫妇或者一个家族。有句话说,如果希望你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人,那么一个有效的方法是,让优秀的人在你的生命里人来人往。大概是因为德鲁克自己就是一个杰出人才,所以几乎每一个他以平淡的语气来叙述的人,都是如此的才华横溢。

“你一定是同一个彼得·德鲁克。我教书多年,很少失败,然而你就是我教学失败的一个例子。你唯一必须从我这儿学习的,就是写好字,但是你依旧写不好。”

关于教学。德鲁克认为,在杰出的教师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天赋型,这类老师没有一定的类型,也没有完全正确的教学法,就像一种天赋;一种是为学生设计学习课程以及方法的类型,他们会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并为他们立下近期与远期的目标,并针对每个学生的弱点下对策,使他们在发挥自己长处时,不至于受到弱处的牵制。前者天生具有老师的魅力,让学生豁然开朗;而后者则是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教给学生技能。对真正的老师而言,没有所谓的坏学生、笨学生或者懒学生之别,只有好老师和差劲的老师之分。

“外交不可狡黠,要简单而诚实。”

关于外交。真正的外交应当是怎么样的?德鲁克的观点是,一个本身有能力提拔后进的领导者,才是真正的伟人与领导人。而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天才型”外交大臣可能是一个灾难。因为这类外交家本身往往具有高超的手腕与技巧,以至于近于狡黠,而其后继者常常是“庸碌之辈”或者高级官僚;而且后继者不是放弃前任的政策就是做得比他更糟。在天才外交大臣的灿烂辉煌之后,所剩的就是外在世界长久的疑虑。

他们的挫败,象征着近200年来,自从法国大革命以来,西方人追寻的落空——亦即追寻一种完美的‘公民宗教’,或是最求一个十全十美的,或是完善的社会,却不得其果。

关于社会制度。在20世纪的前半部分,欧洲的杰出青年们试图去寻找一种“完美的社会”,一种并非是我们现在所谈论的资本主义或者共产主义的尽善尽美的社会制度,他们寻觅的是超越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另一个选择。无论是从理论上的研究还是现实中的实践,结果都是令这群人失望的。德鲁克认为,要追寻这种社会,可能会使我们的世界陷于无法容忍,完全失去自由,或是引发自我毁灭的战争。我们可以借着付出一点代价,亦即借由市场的分裂、分隔和疏离来维系自由。这些尝试的失败,也许就是预示了“the Age of Infallible Society”的结束。

(允许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于华中科技大学

2016年0612

���2�w���

相关文章

  • 旁观者

    生活的大多数时候,我会做为一个旁观者,家庭的旁观者,关系的旁观者,工作的旁观者,甚至自己的旁观者。所谓旁观者...

  • 无情旁观者

    你是个旁观者吗? 一直是个旁观者吗? 你是一个旁观者,你曾经用旁观者的角度,看看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旁观者注定...

  • 旁观者思维

    旁观者思维就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做判断。“旁观者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旁观者没有你那么复杂,往往可以做出更...

  • 2018-03-21

    旁观者 ...

  • 旁观者

    旁观者

  • 芦苇的花絮(311)

    歌德说,“生活是没有旁观者的”。 但,我是我生活的旁观者。

  • [读书清单]全神贯注的方法2

    01.何时运用“旁观者” 舒服愉快的时候,是不需要运用“旁观者”的,压抑,不开心的时候可以运用“旁观者”来觉察自己...

  • 如何避免工作中的“旁观者效应”?

    在工作中有一种效应,叫做“旁观者效应”,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旁观者效应”这件事。 【1】什么是“旁观者效应”? 旁观...

  • 2019-05-14

    下棋的时候,旁观者支招是什么心理?旁观者更清楚全局还是下棋者更清楚全局? 朋友的观点是,旁观者只关注一个...

  • 10.17

    反思,就是把自己置身事外,站在旁观者上看事情,所谓旁观者清,就是这个意思,在旁观者的角度上思考与反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旁观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ae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