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也许现在有那么五六个人的脑子开始明白了,物理学也只是一种对世界的布局和安排,而不是一种对世界的解释。但是只要他立足于对感官的信任,他就被视为更多的东西,既被视为一种解释。它本能地追随永远属于民间的感觉论的真理典范:什么是解释清楚了的?只有那些看得见能触及的东西。用柏拉图的话来说就是感官的乌合之众。与这些物理学家如出一辙的,还有生物理学家中的达尔文主义者和反目的论者。其原则是最小可能之力,其表现是最大可能之愚蠢——“要是又看不见又摸不着,你就不必去寻找什么了。”
注解:柏拉图思想的特有方式,既贬低感性,贬低感性在认识中的作用。柏拉图认为感知不能长久,不能提供持续的确定性,只能给出迷惑性的见解,在柏拉图看来,灵魂要获取真知,只有通过与一切感性断绝关系,确切地说是通过对恒古不变的事物的原型,即理念,的一种纯精神意义的观望。
体会:看似手撕物理学,实际手撕实证主义。
15
研究生理学时若要问心无愧,就得坚持认为感觉器官并非唯心主义哲学所说的现象,否则的话他们就绝不可能是根源。至少这样一来,感觉论就是调节性假说,如果不称之为启迪性原则的话。怎么会这样呢?不是也有人甚至说外部世界不过是我们器官制造出来的。然而这么说来,我们的身体作为外部世界的一部分,也就是我们是器官制造了出来的,我们器官本身也是我们器官的产物。我觉得这是一种彻底的归谬法,倘若“自因”的概念是彻底荒谬的话。因此,外部世界就不是我们的器官制造出来的了吗?
注解:
调节性假说:假说的字面意思是指其内容作为其他事物的解释模型。假设的确定性并非一锤定音,归根结底假说只是纯粹的假设,假说对要对确认的对象而言不具备构成性,而是如尼采借用康德的话所说的那样,只具备调节性,就是说只具备调节思维的特征,但不具备客观的特征。
启迪性原则:出发点和前提,在方法论的道路上对新事物的发现提供指引,只要能启动推进工作流程,假说、工作模式以及表述形式就有启迪意义。
归谬法:归谬法(Reductio ad absurdum),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从这一论点中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来,以驳倒对方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归谬法与反证法二者的目的不同。反证法用于论证,它的目的在于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归谬法用于反驳,它的目的在于确定某一判断的虚假性。
自因:经院哲学中指上帝在此转用于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斯宾诺莎指出一个实体不能是另一个实体的原因或者一个实体不能为另一个实体所产生所以实体是自因即它的本质便包含着存在它是它自身的原因不依赖任何其他的东西当然也不是上帝创造的。
体会:我的意识意识到我的意识,我可以把我自己搬离地面,我可以坐在我屁股上。尼采很严谨地最后又问了一句,既不否定也不肯定。他驳斥自因,也不能完全确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