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美诗美文汇
楚帛画:永恒的信仰世界

楚帛画:永恒的信仰世界

作者: 听雨馆中客 | 来源:发表于2020-03-10 10:55 被阅读0次

1973年5月,湖南省博物馆在清理发掘长沙城东南子弹库的楚墓中,发现了一幅保存较好的帛画,后来被称为《人物御龙图》。这幅帛画的出土,不禁使人联想到了早在1949年2月长沙市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另一幅帛画——《人物龙凤图》。

《人物御龙图》,男子侧身直立,高冠宽袍、腰佩长剑,驾驭一条巨龙,上罩伞盖,飘带似乎迎风而动。龙尾上站立一鹤,左下角有只鲤鱼。这位男子的样貌装束,正如屈原诗中的“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或许,他也被赋予了像屈原理想中的士大夫那样清高的品德。

《人物御龙图》

另一幅《人物龙凤图》中,则是一位娴雅贵妇,她的宽袍长裙上有着神秘古雅的图案,而她的双手合并如祈祷状,也许暗示着和上方的凤鸟、龙形的关联。

她在祈祷什么呢——是为了怀念自己已经逝去的青春与生命?还是在垂吊一位已经咽气的垂垂老者?自太古的荒原到楚的时代,她们的族人一直都如此虔诚地祈祷苍天与魂灵吗?

《人物龙凤图》

这两幅图是在葬礼中使用的旌铭,也就是招魂之幡,作为随葬品埋入墓葬中。研究者相信这些图像表达了祈求龙凤引导墓主人灵魂升天的意念。不论如何,它们代表了楚人对于生死、空间、时间的世界观。

信仰灵魂的楚文化,在天地之间为逝者留下了信物。穿越了茫茫时间,终于在两千年之后重见天日。

我喜欢这种原始而流畅的线条感。飞动的飘带、宽大的衣袍,都通过流畅而富有弹性的线条表现出来。纵观中国历代绘画作品,线条在塑形写神中承担着基础功能。到了明代已经总结出画人物“十八描”,即高古游丝描、铁丝描、琴弦描、行云流水描、钉头鼠尾描等十八种线描方式。线描传统,滥觞于此。

没有任何背景,曾经的色彩也已经不明,唯有线条依旧飞舞而流动。在一片虚空之中,我们感受到了履步太虚、迎风升天的神秘感与意念的欢畅。

后人追随先人的遗迹,却只见一抔净土。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那飞升的灵魂也许不在了,信仰却在画面中获得了永恒记载。

归来啊归来!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相关文章

  • 楚帛画:永恒的信仰世界

    1973年5月,湖南省博物馆在清理发掘长沙城东南子弹库的楚墓中,发现了一幅保存较好的帛画,后来被称为《人物御龙图》...

  • 楚地帛画

    战国时期,楚国经过六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在楚怀王即位时,楚国的综合国力达到顶峰,与齐国、秦国并列为三大强国。物极必反...

  • 『文化源流』《人物龙凤帛画》,丝织物上的图画

    人物龙凤帛画,战国中期晚段的楚墓帛画,纵31厘米,横22.5厘米。又名《晚周帛画》、《夔凤美女图》。早在专门的纸、...

  • 人物龙凤帛画

    如果评选中国最早的仕女图,我想,最信心满满登上领奖台的,当属这幅战国晚期的楚墓帛画了。 帛画,顾名思义就是画在帛—...

  • 一画一故事:《龙凤仕女图》背后的故事

    《龙凤仕女图》,是东周战国中晚期的帛画精品,1949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东南郊楚墓,是现存最早的中国帛画之一,...

  • 那些你一定要知道的中国古画

    《人物龙凤帛画》战国帛画,又称为《龙凤仕女图》,湖南省长沙市东南郊楚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龙凤仕女图》是至20...

  • 无标题文章那些你一定要知道的中国古画

    《人物龙凤帛画》战国帛画,又称为《龙凤仕女图》,湖南省长沙市东南郊楚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龙凤仕女图》是至20...

  • 永恒的信仰

    现在是晚上23:22,这个时候开始进行语音输入法写作,用的输入法是讯飞输入法,设备是苹果手机。现在开始测试,看看半...

  • 从楚墓帛画看楚文化

    若论想象力,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非衣”帛画,其天马行空,令人惊叹。 帛画呈“T”字型,被三条白色的平行线隔...

  • 超感世界

    “我相信,数学是我们信仰永恒的与严格真理的主要根源,也是信仰一个超感的可知世界的主要根源。” ——罗素 推理和演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楚帛画:永恒的信仰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mk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