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读的是《走出孤独》书中的第二部分:世界很大,不要把自己变成一座孤岛。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
人与社会向来是不能分割的一体,没有人能够成为一座完全独立的孤岛。只要我们在社会中生活,就无法避免与他人和外部环境建立联结。而如果这种联结被切断,我们就会陷入孤独之中。
试想一下,在没有武器或装备的情况下,如果把你一个人独自扔到原始森林里,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毫无疑问,你一定会感到非常恐惧。
那么,这种恐惧源于什么?很显然是源于与社会隔绝之后的无助感。
此时,你的生存能力肯定比不上其他动物,因为你没有其他动物的速度和力量,没有敏锐的听觉和视觉,也没有肉食动物的牙齿。一想到自己如此弱小,就会自然地产生紧张、害怕的情绪。
由此可见,孤独会使人失去安全感,给我们造成精神上的压力。
除此之外,孤独还可能导致人格上的缺陷。
作者通过研究发现,社会中的那些边缘人群,无论是自杀者、酗酒者、性欲倒错者,还是精神病患者、罪犯、问题儿童,他们的失败都属于同一个类型:那都是他们全都不愿意也无法融入社会生活,他们都是充满孤独感的人。

那么,孤独为什么会给人带来如此大的创伤呢?
首先,这与人类的文明史有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脱离社会和群体是人类的生存本能。
在动物世界普遍存在这样的一条基本法则:任何个体柔弱、无力自保的物种,都需要以群体的力量来加强自身力量。而人类也是如此。我们的祖先通过社会合作来抵御残酷的外部环境,这是群居动物的共同的生活方式。
出于这种生存本能,绝大多数人都有和他人建立合作关系的欲望。
因为通过与他人一起完成工作,能够帮助个人增加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社会感。
为了实现社会感,个人会和他人编织起关系的网络,从而达到共同协作的目的。而如果这种社会感无法得到满足,人们就会在内心感受到一种被外界抛弃的无助感和恐惧感。
其次,社会合作的生存模式有利于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合作是人类的智慧。当我们遇到一些个人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如果能够及时借助他人的力量,困难或许就迎刃而解了。
书中讲到,在德国的某一地区,有一种测试年轻男女在将来的婚姻中能否融洽相处的古老风俗。
结婚前,新郎新娘被带到广场上,那里放着一棵被砍倒的大树。新人要用一把两端都有把手的锯子一起把这棵树锯断。这个实验可以检验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合作意愿。
两人拉一根锯条,要求双方动作必须同步,否则锯树的工作就无法完成。如果一方为了表现自己,让对方不要参与,对方也甘心退后,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只有两人都积极进取,并且合作无间,锯树工作才能完成得又快又好。
锯树是这个道理,而生活也是这个道理。合作可以让我们完成更加艰难的任务,收获更多的成功和幸福。而无法和他人进行正常合作的人则更容易在逆境中碰壁,留下失败的阴影。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每个人都需要与社会建立联结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只有走出与世隔绝的孤独,我们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今天分享《走出孤独》的第二部分就到这里了。谢谢您的阅读,读后有什么想法请留言,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