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养娃 60分就足够了

养娃 60分就足够了

作者: 王珍晶 | 来源:发表于2022-05-18 05:22 被阅读0次

我从小就没出息,离不开版纳的这口糯米饭。

发小和好友从异地回来,我还调侃:“总是要有人在景洪驻扎,不然扎个找得到旮旯旯的特色小吃?”

小学的时候,在一个叫勐醒的地方长大。

每一个春天我们的野炊都是在附近的植物园或者在去植物的那条路上的翠屏峰溶洞和绿石林。

(如今用翠屏峰溶洞的那条那座桥年久失修,景点已经不复存在了;绿石林已经和植物园连成一体了)。

那个时候,老师和家长的安全意识淡薄,无惧无畏。

我们都是骑着自行车自由的穿行在崎岖的213国道。

植物园就是我的挚爱。

几天前,听到老师说她任课的一个班上,就有三名患抑郁症学生,有一个娃娃还对老师说:“老师,活着有什么意思?我们一起去跳澜沧江好不好?”

听说这些孩子都是从乡镇考到城区读书的,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判断是隔代教养的比较多,父母外出工作或者就是只关注自己的生活和需要,至于养娃,祖辈只会让手机陪伴、打发时间,最后形成“空心病”。

北大徐凯文博士说,空心病是焦虑。而我们社会最大的焦虑,就是在教育上。我们的教育并不是在帮助孩子成长,可能更多的是毁掉了孩子。一切向分数看齐,忽视对学生品德,体育美育的教育,已经成为了很多学校,教师,家庭的教育观。“空心病”的表现看起来有点像抑郁症,但若使用抑郁症的药物或治疗手段,却没有效果。这些优秀的孩子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力感,并不是他们想自杀,而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活下去,和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   

而一切跟学习无关的事情,将会视为洪水猛兽。很多孩子迷恋网络,那是因为现实教育的失败。然而我们常常不去检索自己的问题,而是把孩子推向网瘾学校,把责任推卸网络游戏。

华东师范大学的陈默教授,陈教授提到一个观点:当今孩子现实感非常弱。

孩子在现代化的生活中,现实感很弱。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虚拟感,这就是他们的特征。怎么回事?

陈教授举了个例子。

说是两个玩“手办”的孩子,他们在网上交流,在虚拟世界里捣鼓真实感。

两个孩子在网络世界里面交流情真意切,觉得不够,于是决定线下会面。谁知道,在现实世界见面以后,两人坐在一起居然无话可说,尼玛这感觉太虚拟了,一点真情实感都木有。结果两人都说,“我们还是网上去说吧,再见。”

简单来说,就是很多孩子,分不清现实感和虚拟感。

为什么会分不清?

因为他们的世界一直处于学习之中。孩子从小到大的一切现实事务都被替代了,他们只知道好好学习,而我们的学校也没有提供给孩子处理事务的可能性,除了学习和补课没有其他活动。

没有和世界的链接,没有更多的户外活动,没有足够的朋友,没有情感的链接。陈默教授说:当今孩子现实感非常弱是教育的结果。

反而是他们在网络中能够找到这些,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情感,他们的话在网络上有人听,他们的情绪在网络上有人理解。甚至在网络游戏中,那些游戏任务能够让他们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团队的荣誉,完成的成就。这些都是虚拟的网络世界,而这些也是他们实实在在的真实的情感体验。

所以,对于那个因为网游账号被盗而跳楼的孩子来说,他失去的不只是个账号,而是对他来说,那些真实的情感体验,甚至是他对这个世界的连接。

所以我对一一的言传身教:让她要热爱家乡,熟悉西双版纳的山山水水。

从小,她最熟悉的两个景点就是植物园和花卉园。

去植物园是因为我的户籍属于勐仑,免费。

(我的潜意识里估计是为了去植物园免费,所以户籍至今没有迁移出来,以致于一一读初中的时候被划分到了偏远的万达中学)

常常去花卉园,当然是因为家住在这里,曾经能办理年票的时候得知这个信息我一定是第一个去办理。

想让孩子少玩或者不玩手机、放下手机,那么我们一定需要建构有趣、有味的娱乐活动。让娃离开电脑手机,最好的体验方式就是在大自然中运动。带娃、放松自己,在城区里环境最好的确实是大自然。

我们的目地就是增加客体关系,链接新的神经元,在大自然中奔跑嬉戏,让孩子在未来会玩享受生活的美好 。跑累了,闹够了,一包糯米饭加烤肉腌菜就吃得滋滋有味。

父母好玩了,手机就不好玩了。只玩手机的孩子,无疑是孤独的。

在现实中陪伴孩子,满足孩子的情感与创造的体验,是永远要优于手机里的体验的。

孩子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和不同年龄的客体玩,小的时候当追随者,大了之后自然可以成为引领者,经验丰富,未来创造力奇迹会无限。

这个好玩的程序会不知不觉取代手机里的程序。成年之后,她也容易找到成熟的路径,用最简单的方式寻找到新的客体,覆盖旧的“内在客体关系”。

真正的成熟,必然是在关系中发生的。只有在好的关系中,人才会真正长大。

回到关系中,让自己退回去重新长大一次。这时候,成熟才真正打开大门。

这个客体会与以往的有很大不同,TA喜欢你、包容你、不会离开你、困难的时候给予你支持和帮助,经常给你鼓励,看到你的长处和优点。

TA可以是不离不弃、带来强安全感的爱人,一个好朋友,一位良师或者长者,也可以是一个支持性的、定期聚会的三五好友组成的小团体。

觉察自己与他人连接的方式,去人群中寻找在意和欣赏、真正看到自己的人。

(梁冬老师)一直有个观点:

生活的质量 = 生活的长度 X 宽度 X 高度 X 密度。长宽高相乘是体积,而密度代表生活体验的密度。

去年到广州读书,很快就和和同宿舍的舍友熟悉,甚至是和舍友高中同学及家人都有链接,真的是庆幸在她的童年时光有丰富的客体关系,可以很好的享受和相处。也可以把异乡变为故乡,因为她享受那里的山山水水,她总能找到一些可以接受的食物。

如今,这些都只是回忆,她的生活确实就是离我愈来愈远了。

想起三岁上下的她,最爱粘着我一次次的和我确认:“妈妈,一一乖不乖?一一乖不乖?妈妈爱不爱一一?”的那些场景,瞬间泪流满面。

有娃在身边的小伙伴们,好好享受珍惜这个有限的美好时光吧!

带娃真的是世界上一件最有趣有味有意义的事情,没有之一。

相关文章

  • 养娃 60分就足够了

    我从小就没出息,离不开版纳的这口糯米饭。 发小和好友从异地回来,我还调侃:“总是要有人在景洪驻扎,不然扎个找得到旮...

  • 北京,我们没住在学区房【职妈家人篇】

    养娃是件长期的事,如同浇花,需要很多耐心和时间;可是仅仅是花耐心+时间就够了吗?抑或,大道至简,养花养娃如出一辙…...

  • 谈谈那些养娃焦虑

    没生娃的人觉得,养娃可能就跟养宠物差不多,区别只是在于娃没有宠物可爱,娃更烧钱。 其实,生个娃就知道了,什么猫啊狗...

  • 婴儿的"心思"

    时不时听人说,婴儿那么小,什么都不懂。带娃就是给他吃饱喝足,就够了。真的是这样吗?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恒河猴...

  • 辅食喂养需因娃而异

    照猪养的娃未必像小猪,照书养的娃未必就面色红润有光泽。养育养育,养和育一样,最好的便是因娃而异。 现在...

  • 不是吃饱喝足就够了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句话,渐渐演变出了一定的贬义范围。 长时间处在相同的环境,固定的社交范围,保持不变的生活方式...

  • 一个娃就够了

    今天和老公说要不我再生两个娃吧,辞职带娃 老公说,我不同意 其实我也是开玩笑的一说 不过我想,我之所以会冒出来这个...

  • 日记 - 我们还是在差序关系中 2020-01-26

    今天算是早醒了,没能早起。 晚上要睡好,养足精神,6个小时足够了,多想想怎么提升睡眠质量,晚上不留包袱。 晚饭本来...

  • 读勤厚淡

    读书养才,勤奋养运,宽厚养德,淡泊养志。 读书养才,其实就像孕妇怀孕的过程一样,只有书,读得多了,知识储备够了,就...

  • 我不想上班,不全是为了娃

    下半年娃就没人带了,我想全职带娃。 倒不是全为了娃,娃奶奶在这带娃,各种颐指气使,真的受够了。 我日常要靠着药物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养娃 60分就足够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mo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