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瑞士育儿日记:孩子的教育

瑞士育儿日记:孩子的教育

作者: 藥清玉竹 | 来源:发表于2019-11-15 17:38 被阅读0次

2019.11.14  

        昨天本是美好的一天:起床练瑜伽,吃早餐。老公上班,女儿入学,独守空房的我按部就班收拾家,之后养花浇水,散步,研究美食,半日浮生一盏茶。

        可最近写文上瘾,屁股竟不由自主又被吸引到了电脑桌前,兴味盎然地开始敲敲打打。

        回想最初为文动机,只因读了印光大师文钞《与永嘉某居士书》,法师劝勉“凡伤风败俗之无益文字概勿登报。凡淑世善民之格言至论日载几则。渐摩渐染令人日趋于善而不自知。此实大丈夫不据位而行救国救民善政之大权。”

        忆起当年楼宇烈教授曾强调放生不若护生,便以教奉行,写了第一篇有关瑞士的《关爱动物的瑞士人》,期望能唤起大家对动物的关爱。

       因动机单纯,从未希冀以此博取美名,“我和谁都不争,和谁我都不屑“,所以虽说文笔平平,倒是一蹴而就且乐在其中。虽受老爸影响,颇爱文学,但有自知之明,俺骨子里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村姑”,凡事取中,过犹不及,包括文人的雅。

      只是这一两年,随着文章增多,我对自己的文章渐渐吹毛求疵起来,写着写着便经常不耐烦,自我评价很低,索性放下手头活,电话父母。

       电话那头,老爸又开始唠叨起女儿的教育了,每回都这样。假若女儿在家,他们总问:“你今天上学学什么了?”女儿的回答每次也一样:“我没学什么,就是玩啊,做东西,画画啊。”

玩牌

       今日女儿不在,我老爸又开始对我念紧箍咒了:“你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多方面兴趣,起码要学会一门乐器,给她买钢琴。要叫她认字读书,教她念诵古诗。”

       被儒家礼教培养长大的我唯唯诺诺开始领旨,之后他的咒语不断增多,前尘往事汹涌如潮,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被父母押解的日子里,老妈手举大棒,老爸持诵咒语,臣子我摇身一变,成了“大话西游”的孙悟空,恨不得挥起金箍棒造反。

     爸爸又忘乎所以地继续布道,我又得听他讲那过去的故事:“我们从小想看书,想学习,没人教,只有数理化学得懂,文学艺术类的想学也没资源。人家莫言偷着看了多少书啊。。。。。”

       想起带孩子回国探亲,他不停地让孩子在众人面前唱歌,炫耀德语,忍无可忍的我终于按奈不住了,干脆一吐为快:“我和你的教育理念不一样,你是什么都要抓得很紧,什么都很刻意,什么都想胜过别人,而我不是,我是老庄,我要让孩子自由快乐地发展。你为何什么都那么好强?什么都得做得最好呢?没有机会学文学艺术,既然数理化好,你可以当科学家啊。我不认为非得读书才算好,我外婆一辈子没读过书,但在我心里,她的人生最成功!”一阵抢白后,马上挂了电话,心中久久无法平静。

事后分析,为何自己反应如此强烈,实在是心中阴影太大。好在我不装。不压抑自己。

      这就是中国式父母:孩子年幼之时,他们玩失踪,将抚养儿女的责任义务推给自己的父母,等到孩子结婚生子,完全独立了,毫无育儿经验的他们又要垂帘听政,这不是典型法西斯主义?活脱家庭霸权主义吗?

      曾几何时,孝顺的我自我安慰,算了算了,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也是逼不得已,然而我爱父母,但更爱真理!真爱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假如你的爱扭曲而自我,让对方感觉不舒服,人家一定会反弹并起冲突。这时你再以爱的名义审判钳制对方,只会令彼此渐行渐远。真爱是无条件的。

      下午与朋友们见面,跟她们聊起子女教育。

       我说:“其实我有时候也像我父母一样有些担心,因为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或许稍微松懈,我们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

她家的花

       Carla说:“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去探索这个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学到东西。而应付考试死读书的方式只会伤害孩子的大脑。这里的教育理念是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享受学习。”

我和朋友sabine

      身为奶奶的Su插嘴:“我孙子在华德福学校,孩子可以随心所欲写字母,他们可以把L反写,老师不会纠正他们,因为那里认为太多的条条框框会伤害儿童的大脑,小孩变得单板,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吃货们

     与我母亲同岁的Sabine说:“竞争不是好事,它让人产生纷争斗争,让这个世界更加不好,我们需要的是爱,人与人之间的爱。“

     Carla来“添油加醋“:“竞争不是好事,从前的瑞士人很朴实,从来不管其他人怎么做,好比孩子生日蛋糕,母亲用心做就行。这几年风气有些变,有些母亲喜欢竞争,喜欢炫耀,总要把蛋糕做得特别大,特别美。但这是不好的。”

她家的烤炉

      Carla一直是我心中的模范母亲,一半葡萄牙血统的她性格爽朗,热情好客。

       他家男主外女主内,两个孩子一直由她亲自养育,从没送过托儿所,Spielgruppe都没送去。

      每回去她家大别墅,我们笑称进了天堂,女主人早已为我们准备了有机茶,她亲自烘培的蛋糕饼干,自家园子采摘的新鲜水果。

        四周繁花馥郁,任何一个窗子望出去都是自然美景,家中一尘不染、整整齐齐,家具陈设是典型的极简主义风格。

鲜花馥郁的大门口

      她平时会带着孩子在花园里观察昆虫,探索大自然,两个孩子体格健康又灵气四溢,显而易见,她全心全意地享受着与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我们都很喜欢她,朋友sabine跟我说:“carla值得拥有天堂般的生活,我一点都不会嫉妒,因为她人真得非常好。”是的,我也特别喜欢她,和她在一起很舒服,我由衷地佩服赞叹她。

快乐的孩子在后花园草坪上

        晚上老公回家,与他又聊起孩子的教育。

      我们都很认同这里的教育,瑞士教育不会一上来给孩子太多的任务,让他们学“吞剑”或是“跳火圈”,而是给他们时间去探索自己和外界,找到自己喜欢有兴趣的事情,给孩子时间去认识自我。

        老公坦言自己的教育理念:“耐心给孩子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去学她想学的,学做的,但是不会强迫她必须要做到最好。”

她家花园的薰衣草

       我愤愤不平,吐露心中郁结:“但我父母不是,假如付钱让我学,我没学到顶尖,他会严厉惩罚苛责我的。但可能这也是对的,你看朗朗,正是因为他父母的严厉,才成就了他,虽然他曾一度看到钢琴就烦躁憎恶。”

     老公说:“但有几个朗朗呢?可能有更多的父母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但是朗朗刚好运气好,有天赋,可能刚好评委和媒体喜欢他的风格,所以他成功了,但是不快乐,那那些没有出名却痛苦的孩子呢?不是更多吗?为了自己的虚荣和面子,伤害了孩子,不是很自私吗?”

      他的话让我想起了童星秀兰邓波,想起梵高,算是默认赞同了,旋即又反驳:“但我怕太给她自由,把她惯坏了!”

   老公说:“所以我们要用心教啊,就好像养花,给她阳光,水,好的土壤,但还要给它柱子,帮它不东倒西歪。”

    老公继续说:“我们给孩子机会让她什么都试,支持她,给她自由去找到自己最喜欢,最有天赋的领域,但不要和别人比,一旦与人比较竞争排名次,就失去了做事情本身的快乐。”

大雾天气时候她家的花园

        我:“譬如写文章,我一点都不满意,不满意,所以再也不享受了。”

    老公说:“好像我当初学画画,最开始我练习的作品肯定都很难看,但如果我和人比较,我会有挫败感,会难以继续,那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作品。然而文学艺术并没有固定的评判标准,所以不可能像比高矮胖瘦一样有硬性标准。”

快乐的孩子们

      我俩都喜欢梵高的画,也曾经探讨过梵高的故事,梵高生前穷困潦倒,被父母学校排斥,一生痛苦孤独,然而他的画死后却成为旷世经典,其实若非他那能干精明的弟媳四处奔走,把他推销包装的话,恐怕他本人永远名不见经传,他的画也不会被捧得那么高。这就是现实。不是你努力就会获得世俗的成功,但这个过程中的快乐确实谁都抢不走的。

       我:“那如果她也像梵高一样倒霉,你养她一辈子吗?”          

      老公说:“让她独立,勤奋做事,认真生活。但是如果运气不好,如果她追求艺术,热爱绘画,却无法以此赚到钱的话,她也没有因此浪费生命,我当然支持她。“

孩子嬉戏,妈妈臭美,两不误

      我们谈到深夜,女儿早已熟睡。

     今天我没早起,躺着和女儿谈心。我说:“好感谢神给了我一个最好的孩子。“

       女儿甜甜地说:“好感恩神给了我一个最好的妈妈。“

         我问:“你外公总让妈妈教你读书认字,你想不想?“

           女儿摇头:“我不想,小孩子嘛,不能总都读书读书,我可以每天和妈妈读一点书,但是还要做其他事情。”

      “譬如呢?”

快乐主妇

“譬如生活啊,洗衣服,晾衣服,打扫卫生,烫衣服。”

  我怎么感觉这不像孩子的口吻,忙问:“谁教你的?“

孩子老实交代:“嫲嫲。”

 我点头:“好,那妈妈就和你一起好好生活吧。”

女儿听了,小小的身体蜷缩在我的怀里,把我抱得更紧了。

相关文章

  • 瑞士育儿日记:孩子的教育

    2019.11.14 昨天本是美好的一天:起床练瑜伽,吃早餐。老公上班,女儿入学,独守空房的我按部就班收拾家,之...

  • 瑞士育儿日记之周四:宝贝自己上Spielgruppe

    瑞士育儿日记之周四:宝贝自己上Spielgruppe 周三晚上,我和女儿相拥而睡,开始聊起了体己话。 问女儿...

  • 当我们用电视陪伴孩子时……

    运华日记第239篇(2018.6.11) 周一 当我们用电视陪伴孩子时…… 前几年去云南学习育儿教育时老师曾说...

  • 摘录:谁在教育儿童

    谁在教育儿童?什么在教育儿童?——一切教育孩子的力量都是持有刻刀的雕塑家。 ——苏霍姆林...

  • 二年级,重新来

    我坚持阅读育儿书籍,画育儿漫画,还在教育杂志上公开发表育儿论文,我自我感觉良好的认为我懂教育,教育孩子有方法。但随...

  • 2021.5.16听课力行

    上午听课珍希妈妈张春英老师的日记分享,收获颇丰,春英老师的育儿理念非常清晰有内涵: 1.教育孩子安全,健...

  • 我的教育误区(二)

    认为多读育儿书籍就能教育好孩子 自从有了孩子,我买了n本育儿书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卡尔威特的教育》《孩...

  • 世界十大顶尖家族家训

    一, 政治世家:肯尼迪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1. 亲手制作孩子的育儿日记与读书记录,然后对此进行彻底检查; 2. 帮...

  • 育儿日记:教育孩子的底线在哪里?

    今天说一个有点沉重的故事。发生在我当班主任的第二年。 我曾带过一个转学生,她是高二转过来的,我们暂时叫她萍萍吧。萍...

  • 世界十大顶级家族的家训

    肯尼迪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希望克服贫穷,梦想世代成为政治世家的父母们。 1、亲手制作孩子的育儿日记与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瑞士育儿日记:孩子的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ms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