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已深,枫叶灿然。清净于浓重暮霭中的山,显得渐渐神秘起来。而在这神秘表象背后藏着的,却是山中不神秘的书院—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润泽无声岳麓书院初生时就是平民的书院。
高等教育有国子监,可惜国子监的生额有限,再加上它是官办的机构,总有权贵的“关照”,惠及的只能是极少部分人的利益。而私办的书院,因为根据文化的逻辑来建立,教育与学术能够保持足够的自由度,因而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更多阶层的学生,也有更多的民众愿意亲近,得以亲近。在这趋向之中,文明的教化得以实现。
岳麓书院,润泽无声如果岳麓有什么不能遗忘的话,那一定是朱张会讲。所谓会讲是岳麓书院的一种学术活动,不同学术观点的学派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进行探讨和论辩,他人可以旁听。朱张的辩题是中庸里关于中和的概念,开讲之时,“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
“舆马之众”,绝非只有达官贵人。慕名而至的学者,官府的胥吏,甚至小商小贩。我想象不出,为临观一场文化的争论,忘记地位的差别,心甘情愿的随趋随往。具体的学术观点已无关紧要,让人缅思的是不理解的尊重,不可得的敬畏。
山里的书院,听不见官场喧闹,市井嘈杂,听得见的只有风拂树叶的轻扬,远播的有书院内琅琅的读书声。
岳麓书院,润泽无声随风而远的书声,传到了打柴的山人耳中,传到了行路的旅客耳中,传到了躬耕的农夫耳中。这是可触碰的文化,是忙于生计者未了解事物,于是对文化的憧憬油然而生。
文明是潜移默化的提高,改变民族素质是一种历时久远的磨砺。孤高自傲者充其量独善其身,而只有不以往来白丁为耻的文化主体那里,才有影响和润泽,有民众整体素质的改善。
岳麓书院没有刻意去做过什么,它只是以自己的存在树立了一个典范,一种宁静的聚合,不壮烈,不激越的神圣。这是目所能及的朝圣终点。
于是我们看到湘人才之辈出,自曾国藩至毛泽东,近代史的书页上,总有湘人的身影。“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岳麓书院的这一副对联,宣告其无声教化之胜利。
岳麓书院,润泽无声岳麓书院始终沉默,在沉默中润泽四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