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南京工业大学
岳麓书院,润泽无声

岳麓书院,润泽无声

作者: 泠泠的月光 | 来源:发表于2017-11-14 11:12 被阅读10次

秋色已深,枫叶灿然。清净于浓重暮霭中的山,显得渐渐神秘起来。而在这神秘表象背后藏着的,却是山中不神秘的书院—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润泽无声

岳麓书院初生时就是平民的书院。

高等教育有国子监,可惜国子监的生额有限,再加上它是官办的机构,总有权贵的“关照”,惠及的只能是极少部分人的利益。而私办的书院,因为根据文化的逻辑来建立,教育与学术能够保持足够的自由度,因而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更多阶层的学生,也有更多的民众愿意亲近,得以亲近。在这趋向之中,文明的教化得以实现。

岳麓书院,润泽无声

如果岳麓有什么不能遗忘的话,那一定是朱张会讲。所谓会讲是岳麓书院的一种学术活动,不同学术观点的学派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进行探讨和论辩,他人可以旁听。朱张的辩题是中庸里关于中和的概念,开讲之时,“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

“舆马之众”,绝非只有达官贵人。慕名而至的学者,官府的胥吏,甚至小商小贩。我想象不出,为临观一场文化的争论,忘记地位的差别,心甘情愿的随趋随往。具体的学术观点已无关紧要,让人缅思的是不理解的尊重,不可得的敬畏。

山里的书院,听不见官场喧闹,市井嘈杂,听得见的只有风拂树叶的轻扬,远播的有书院内琅琅的读书声。

岳麓书院,润泽无声

随风而远的书声,传到了打柴的山人耳中,传到了行路的旅客耳中,传到了躬耕的农夫耳中。这是可触碰的文化,是忙于生计者未了解事物,于是对文化的憧憬油然而生。

文明是潜移默化的提高,改变民族素质是一种历时久远的磨砺。孤高自傲者充其量独善其身,而只有不以往来白丁为耻的文化主体那里,才有影响和润泽,有民众整体素质的改善。

岳麓书院没有刻意去做过什么,它只是以自己的存在树立了一个典范,一种宁静的聚合,不壮烈,不激越的神圣。这是目所能及的朝圣终点。

于是我们看到湘人才之辈出,自曾国藩至毛泽东,近代史的书页上,总有湘人的身影。“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岳麓书院的这一副对联,宣告其无声教化之胜利。

岳麓书院,润泽无声

岳麓书院始终沉默,在沉默中润泽四周。

相关文章

  • 岳麓书院,润泽无声

    秋色已深,枫叶灿然。清净于浓重暮霭中的山,显得渐渐神秘起来。而在这神秘表象背后藏着的,却是山中不神秘的书院—岳麓书...

  • 岳麓书院和爱晚亭

    国庆到了,我们去了岳麓书院(别问我为什么要去,因为国庆节呀!) 1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湖南省长沙市的...

  • 观岳麓书院

    参观岳麓书院(北宋时期) 来岳麓山很多回了,岳麓书院还没进几回,今天孩子想进来看一下,所以带着他一起进入了岳麓书院...

  • 岳麓书院

    湖南之行的最后一天自由活动。计划去三个地方:岳麓书院、橘子洲头、湖南省博物馆。 为节约时间,我们从酒店直接打车到了...

  • 岳麓书院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沁园春·长沙》是青年毛泽东在橘子洲头写下的一...

  •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2011.11.11 天降斯文岳麓山 千年学府坐中南 湖湘文化发源地 儒...

  • 岳麓书院

  • 岳麓书院

    一直盼望去往的岳麓书院真的很赞。名家书法、精品雕画目不暇接。还有其耳熟能详的名人故事、历史涉及的知识典故……收获甚...

  • 岳麓书院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

  • 岳麓书院

    岳麓山下岳麓书院。 位长沙市,人杰地灵,古今闻名遐迩。著名的千年学府,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沿湖南大学的登高路上行一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岳麓书院,润泽无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mx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