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简友广场散文
归魂,不孤--怀念我的小叔

归魂,不孤--怀念我的小叔

作者: 牧言1 | 来源:发表于2020-02-29 17:58 被阅读0次

    这个春节,仿佛经历了一场“倒春寒”。于国,全民在“战疫”,于家,伤逝着亲人的离去,红火的节日,变成了“白色”铭记。 

    民俗中,有“红白喜事”之说,照此理,享年76岁小叔,也算是“寿禧”了,他在客居青岛期间突发疾病,在亲人呼唤声中安详辞世……。

    归魂,不孤!对于一个农村单身老人来说,人生的归宿,可谓“五福善终”,可我终究摆脱不了亲情之殇。

    孤老,进城过大年

    小叔是个苦命人,常年生活在农村,只有到了年节,才能过上几天的“幸福日子”,每逢过年,他都会来到城市投宿亲戚家,是为了逃避一个人的孤苦伶仃?还是想找寻家的温暖?已无从得知。

    作为接纳他的家庭,只当多双筷子、添个碗,让这位清贫乡下的亲戚吃好、喝足、共享欢乐时光,尽到了一份亲情间的责任。

    每年来青岛,小叔多选择住在二叔家,作为晚辈的我们,闻讯后会主动跑去家中看望他,而今年因新冠疫情影响,自觉隔离, 不得相见,未曾想竟是“阴阳两隔”。

    在小叔离去的几天里,冥冥之中好似翻篇着”故事书”。篇中浮现着人物的音容笑貌,最深刻的记忆定格在了那个童年时期,陪我玩耍,教我唱歌,带我体验农村生活的一位淳朴的庄稼汉身上。

    小叔知道吗?在我心目中,永存着对您的“好印象”,这印象在四十几年前就种下了……

      有你,在前面带路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唐山发生了大地震,那时的青岛也做出了防震预警,无奈之下,父母将我和妹妹送到了乡下奶奶家,在那里小叔就做了我们的“临时家长”。

    身为劳动阶级的小叔,教育我们的方式很是特别。他将不受待见的“丫头片子”视为家族的荣耀, 肩扛着妹妹,手领着我,拜访了村中所有的长辈,认遍了“七姑八姨”,教会了后辈人“知礼节”。

    体验乡下艰苦生活, 也是从小叔那里学到的。要起灶做饭了,小叔带我上山去拾草;要下地干活了,先挑上两担粪肥去浇地,农家院里的肥猪、看门的黄狗,变为城市孩子眼中的动物专属,小叔身上那种不怕脏、不怕累的特质,当做了劳动“阶级”的形象化身。

    童年时期的我,与小叔之间似乎不存在“代沟”,我们之间有的是“共同语言”,虽说辈分不同,却有着一样的纯真与无忧无虑。

    记得有档电视节目,女嘉宾吐槽“宁肯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不禁引发了我的浮想联翩……。

    在那个年月,小叔喜欢带着我们去走亲戚。他将妹妹与我安置在自行车前梁与后座上,向着远方的目的地,开始了几十里路的长途骑行。

    在乡间公路上骑车很是“拉风”,我搂紧了小叔的腰肢,生怕被甩下……,飞车加速度,任凭田园风光,在眼前风驰电掣般飞逝,一路上的大人与孩子,仿佛都变成了追风的少年。

    风儿兴起,小叔又教我们唱起了歌儿,“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动着我们……。”

    小叔,如果在天有灵,还能够记得伴我一起成长的日子?你就像一只领头的“大雁”,呵护着血脉亲情,领着我自由去飞,将歌声与微笑,留在了“往事随风”里。

    思念,因你而存在

    小叔走了这几天,我鬼使神差般的去市场买来了苹果。是为了忘却的纪念吗?

    小叔的家乡,是以出产烟台苹果而闻名。每年秋收后的农闲,小叔都会带上苹果,分给几家亲戚“尝鲜”。坦率地讲,我一直没有吃上小叔的“礼品苹果”,能够分食到的都是“等级果”落下的,虽是“歪瓜裂枣”,但口感却是一样的好吃。

    “好果子”是舍不得吃的,每年小叔会早早的将其卖掉, 换来收入以维持生计。

    小叔以农民的朴实,善待着亲戚们,每次进城都是大包小包的带来土特产, 我们也将亲情的关爱回赠于他,从开始的送挂面、饼干到以后的肉食、酒水,再后来就干脆拿出资金来支援……。

    小叔懂得这种“情义无价”的不对等,总是以行动来回报。 亲戚谁家要搬家?谁家要买烧煤?他都要抢活在先。记得那时我家住筒子楼,小叔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愣是把千斤煤饼,搬运上高楼。能扛1000斤,不挑800斤,小叔的实诚,让人既心疼又感动。

    改革开放的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变,在小叔身上却鲜有变化,依然固守着靠天吃饭的那“一亩三分地”,依然靠着诚实劳动来生活。

    记得有一年家乡的苹果大丰收,小叔拉了一车果品尝试着进城卖货, 结果忙了一整天,分文未进,看着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小叔,我们决定联系商家帮他“包销”。在历尽了千欣万苦后,终于拿到了销售所得,小叔高兴的像个孩子……, 在得知一车的货品收益,仅相当于城里人一个月的工资,我们的心酸如同啃了苹果……。

    从此以后,遇到机会,我们会想方设法帮助生活困难的小叔。家中小妹出差途经家乡,特地给叔购买了彩电,而我有一次旅行到了家乡县城,专程宴请小叔及同村的长辈,算是“树高千尺不忘根”的慰藉吧。

    晚年的小叔生活是孤寂的。他被村里列入了低保户,变成了吃“百家饭”的人。也许是由于生活的不济,近几年,明显地看出小叔在变老,曾经能干的他变得慵懒了,吃饭不多,也不爱说话,见了后辈只是讪讪地在笑……。

    其实,小叔您的“存在感”从未被忽视过,亲人们都记得你的好。去世前几天你还执意要回老家,也许那里有你的情爱所在,莫非你已有先知,人生归途有亲情的包围,该是含笑九泉了……小叔,想你!

相关文章

  • 归魂,不孤--怀念我的小叔

    这个春节,仿佛经历了一场“倒春寒”。于国,全民在“战疫”,于家,伤逝着亲人的离去,红火的节日,变成了“白色”铭...

  • 怀念憨厚的小叔

    前年的今天,我的小叔由于车祸不幸离我们而去,当时的我闻听恶耗,悲痛欲绝!之所以如此伤心,是感觉上天实在不公平! 我...

  • 镇魂

    最是红豆相思苦 夜到深来孤枕眠 心留帝都剩躯壳 魂兮魂兮归处来

  • 归 但闻风声起, 便知叶飘零。 人间数十载, 终为孤冢魂。​

  • 古风_裸

    孤漠寂聊无助多,蛇形逶迤抱残过。 魂失灵位空余肉,来去百般归赤裸。

  • 归魂

    进屋人来满屋人静,夜无声家人深沉沉, 我母亲床上睡着,怎知道我的归魂. 亲爱的小弟小妹,你们在家中安睡, 怎知道你...

  • 归魂

    《归魂》这是八十年代流传在老山的歌曲,已经无从知道作者是谁了。它没有任何曲风和节奏,只靠着一批一批兵的口口相传。 ...

  • 归魂

    进屋来 满屋人静 夜无声 家人深沉沉 我母亲床上睡着 怎知道 我 的 归 魂

  • 归魂

    幽林深处乐声起 余音萦绕云雾中 琴声萧瑟红袖舞 半掩颜面渡魂桥 只字片言尽此生 无苦无恨无来生

  • 归魂

    屋内寂静无声,桌上忽明忽暗的油灯灯光将压在灯台下的信纸从黑暗中拽了出来,隐隐可见字间的泪痕。 小山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归魂,不孤--怀念我的小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rm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