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怎样的学习才能够直面现实
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
本章阐释了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从小学到大学,我们埋头于学习,度过16年的漫长时光,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人即便大学毕业,仍不知深度学习为何物。
关于提问
本章内容很重要,而最难的还是如何落实到实践,转变学习的模式。作者开篇指出:学习应该以学习者心中的问题为中心,让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求答案,这一点将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作了区分。
好的学习者,首先要向自己提问。
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八九岁的时候,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在这个问题的牵引之下,他被拽进了哲学的殿堂。
对问题的好奇,对答案的渴望,是驱动我们学习和探索的主要动力。向自己提问是成为一名好的学习者的第一步。
通常我们会订立计划,实施学习,并且对笔记进行整理。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中心位置的还是编制好的教材或者课程,是既成的已有的知识,而不是我们心中的困惑——那些待解的难题。以既成知识为核心的学习,学习者扮演的只是一个“吸纳者”,或者“搬运者"的角色,他们把外部的知识经过消化后搬运到大脑内部,只不过完成了知识在不同载体间的传递。而学习者自身的心智,包括他原有的知识体系、方法、观念乃至困惑,却被搁置起来,不闻不问。
或许我们首先该问的问题是:我为什么要看这本教材或者学这门课?我在学完之后,是不是还是不知道怎么应用积累下来的知识,而只是增加了一点掌握知识的满足感?
学习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传递模式”,即认为学习就是简单、线性的“传递——接收”过程,学习的目标只是用静态的知识把头脑装满;另外一种是“建构式”,即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
问题的提出需要基于已有的知识体系,并通过问题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
问题就像向导,它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于已有知识的地基,对新旧知识的梳理和反思特别重要。
我们不妨多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一、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二、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三、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四、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作者在书中举了关于“本质安全性”这个概念的例子,并且指出在四个问题中,第四个最可能会成为一项长期的任务,使学习变成一个富有挑战的、长期征战的历程。一个好的长时程问题,让我们成为建构者。我们不仅在学习知识,还在建构答案,也就说好的问题让我们成为“探索者”和“猎手”。
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探究下去。
提出深入的、探索性的问题,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学习方法。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形成长期的、一贯的思考路径,构成学习的连续性。越成熟的学习者,越擅长做这类长时程的知识结构化的工作。
提问是将我们引向深度学习的起点,我们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提问者,在阅读、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并在问题中开启卓越的心智旅程。
关于解码
不要只做信息的搬运工,要通过解码深入事物的深层。
通过深入事物内部的解码,我们可以发现事物深厚的内涵,有机会掌握其中精巧细微的技法,不断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解码不等同于我们一般所说的理解,解码是一个更为主动和主观的过程。不同的解读,对同一材料的解码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简单地说,解码不外乎下面三个层次:
一、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二、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与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三、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结构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对信息材料的解码,需要用新知识来解构旧知识,是新旧知识碰撞和融合的过程,因而也会带来既有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通常是一个“适应型”专家,他们可以有意识地构筑一个信息解码和知识扩展的良性循环。
学习应该是深度和广度的结合,对学习者来说,是否善于对信息材料进行解码,决定了对知识的掌握效果。此外,我们要学会区分“了解”和“知晓”两个层次,“了解”是浮于表面的知识,“知晓”是深入内部的理解和掌握。
寻找解码的入口,有三个途径:
一、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不仅要知道结果是什么,还要去知道这个结果是如何得来的。
二、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归纳必然带来信息的减损,我们不能把细节和血肉完全丢掉,因为其中也可能是智慧的凝练。对于一些经典的作品,我们可以用延展的思维去阅读。
三、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相似就意味着安全,意味着我们原有的认识无需更改和校正,坏处则是我们的知识系统无法适应性的扩展。我们更应关注不同,不同才有知识,才有新意,才有新的发现。找出差别,在差别中,我们首先应该选择最受强调的东西,这不仅因为它们最为引人注目,而且因为它们最富有启发性。
关于操练
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你能够调用的知识有多少?
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做中学,我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
求知分为三个层次,信息、知识和技能。技能是学习的终点,信息和知识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获得技能,也就意味着你拥有了改变世界的能力,哪怕一开始这种能力非常弱小。以练习为主导的方法通常有效性最高,因此我们可以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操练。问题是,在大多数知识性领域,自学者要如何操练呢?
作者介绍了知识操练的三种方法:
一、写作式操练
在写作时,也就是进行信息输出的时候,我们必须去分析知识的深层结构,观察和调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深层关联,不然我们无法自如地将它们组织起来。
此外,写作还能够获得反馈,这是练习时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我们可以通过找一个与自己水平相当或略高于自己的写作同伴,建立一个交流的圈子,或者定期讨论问题等方式来获得反馈。还有一个办法是把经典作品当作老师,让它们来给自己反馈。
二、游戏式操练
把对知识的操练当成一种游戏,那么这种操练就会具有相当高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同一性。比如棋牌就是一种思维的操练。
三、设计式操练
调用已有的知识,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设计式操练的好处是迫使学习者为解决某一个现实的问题,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知识。
总而言之,知识的操练既是一种调用和提取,也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它是深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关于融合
分离的知识,难以解答真正的现实。对一个现实问题的解决,或者对一个现实情境的洞察,往往需要同时调用不同知识谱系上的知识。
让不同的知识发生化学作用。
学习高手常常会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摆放在一起,然后尝试去分析、比对它们的潜在关联。然而我们正统的教育思维并没有对知识的融合足够重视,大家已经习惯了“分解性”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的致命性缺点就是一件事物的整体特征,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潜在关联,都完全被忽视了。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
当我们手里只有一把铁锤的时候,看什么东西都是钉子,因此也就失去了起码的基于事实的判断力。只有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把这些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变成用以观察和分析现实对象的思维模型,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思维上的偏差和狭隘。
将原本独立或者疏远的知识加以融合的方式有三种:
一、迁移
二、印证
迁移式融合起到了启迪思维的作用,印证式迁移则可以帮助人们探索规律。
所谓灵感,所谓潜意识的思考,有赖于思考者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充足的、多元的思考材料,潜意识的作用是借用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把这些思考材料进行各种组合。
三、互补式的知识融合
针对同一个议题,找到完全不同的视角下的论述,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得到对于这个议题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将知识融合的关键,是能够洞察出知识背后的深层结构,发现它们潜在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找到知识与知识间的隐含的联系。我们要学会有意识地去分析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不同知识的迁移、验证和互补,获得启发,甚至生成新的思想或者发现。
反观自身,我一直在试图做知识的“搬运工”,把书本的知识搬到自己脑子里,却在用的时候,发现杂乱无章,没有清晰可循的脉络。以问题为导引,进行主动的探索,这对我是很大的启发。试着提出问题,并进行研究,开始时或许肤浅,或许漫无头绪,坚持下去,总会在未来有所收获。
关于操练,从开始培养写作习惯以来,能够明显感觉到思考的深度和系统性有所提高,这也是我坚持下来的动力。今年,要将周更进行到底,以写作带动输入,同时将头脑中零零散散的知识,建构成更具结构性和实用性的体系。
至于解码和融合,还是短板。最近开始在日语学习上投入一部分精力,通过有意识地阅读日文时事要闻,来积累语言能力,毕竟这还算是自己的专业,学精了,可以搭起跨界的基础。
学习永无止境,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磨炼多元好用的技能,是我的目标,也是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