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孔子世家》:我眼中的孔子是一个邻家大爷

《孔子世家》:我眼中的孔子是一个邻家大爷

作者: eeb62334fa75 | 来源:发表于2019-05-18 14:47 被阅读0次

    孔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他获得的头衔,我不想鹦鹉学舌一遍了。因为孔子这个名字无论在什么时期,粉丝都是不计其数的。可以说无人不知孔子,无人不晓孔子了。孔子成了“圣人”的代名词。

      今天,我想用笔下的文字来说说一个普通读者眼中的孔子。

孔子有治国之才,为什么却屡屡碰壁

      孔子短暂的仕途生涯,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治国之才。这可以从他为政治理鲁国可以看出:

    “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凃,凃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可以看出在孔子从政的这三个月内,鲁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可惜,三个月后,孔子的仕途就落幕了。从此,他踏上了漫漫周游四方之路。

      孔子在周游的途中,一直都没忘记宣扬他的一套治国之道,却屡屡碰壁,不断遭受打击。有好几次被困差点丧命。

      孔子的主张为什么不被当政者采纳?孔子这个人为什么不被世人所容?

      其实,孔子宣扬的“周礼”是非常完美的治国之道。这样的一套“礼”是在周王朝鼎盛时期完美的产物,是王朝内呈现一派政通人和、国富民强时候的一种“气象”。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周王朝早已衰落,国运不济。各诸侯不断纷争,每个诸侯心里都藏着一个“霸王梦”。他们觉得靠孔子的这一套是实现不了“霸王梦”的。所以,即便孔子拥有满腹的治国思想,他们也不会给他施展的机会。

      再者,孔子推行的是“圣人”之道,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难以坚持。如果国君按照孔子的思想施行国政的话,就会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一旦小人的利益受损,他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在国君面前说孔子的坏话。这样一来,孔子的仕途梦断然会葬送在这些小人手里。如此一番折腾,孔子只能是那个时代的局外人。他也只能周游四方了。

抛却“圣人”孔子,还原真实的孔子

孔子一度被世人推上了“圣坛”。孔子的德行也确实与这个相匹配。在《仲尼弟子列传》中,颜回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孔子是这样说的: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而且,孔子觉得颜回的仁德与他最相像。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但无论怎样,孔子终究是个人,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若我们把他从“圣坛”上请下来,就会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

1、一个天真可爱的老头

      孔子本不想见卫灵公的宠妾南子夫人,出于不得已又去见了。子路听说后很不高兴。孔子就发誓:“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若我做得不对,上天一定会厌弃我的!上天一定会厌弃我的!)孔子天真的以为一次没有坚守原则,不要紧,因为上天自会罚断的。

      孔子到了郑国和弟子们走散了。孔子独自站立在城东门。子贡听郑国人对孔子的形象进行了描述。便将郑国人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听了,高兴地说道“一个人的形状,那是没什么重要的;要是说我像丧家之犬,那可真是这样啊!那可真是这样啊!”能够想象到孔子在说这些话时,那喜形于色的样子。孔子最喜说一些重复感叹的话语了。孔子其实挺可爱的。

2、爱自夸的孔子

      孔子特别爱表现自己的才能:

      卫灵公年老,逐渐怠于政务,不重用孔子,孔子就说:“倘若有人肯重用我,一年就可以小有成就,三年就会有很大的成绩。”孔子这话说得挺夸耀的。

      子路没有回答叶公询问孔子为人的问题。孔子就对子路说:“你为何不告诉他,我的为人,就是‘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可见,孔子极力想在大家面前证明自己的品行、仁德。

3、爱憎分明的孔子

      孔子对门下弟子毫不掩饰自己的好恶。

      颜回英年早逝。孔子哭得很伤心。鲁哀公问孔子门下弟子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颜回最喜欢学习,他从不向别人发泄怒气,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很不幸寿命短死掉了,现在没有他那样的人了。”这一番话,足见孔子对颜回的喜爱程度了。

      而说到子路,孔子是这样谈的:“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孔子一点也不留情面。“子路好勇武”他不欣赏,并直言不讳地说,像子路这样有勇无谋的人会不得好死的。

      除了子路,孔子对宰予的评价也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孔子对学生的表扬和批评可谓做到了“赏罚分明”。

      走下“圣坛”的孔子,也食人间烟火。他是个懂生活的人,对饮食美感,饮食卫生,饮食礼仪很讲究;他还是一个很知趣的人,与卫灵公对话,见灵公仰头看大雁,无意听他说,孔子就知人家这是不待见自己了,决不能死皮烂脸地待在卫国了,该离开了。孔子还是一个……

      脱去“圣人”的外衣,孔子成了一个邻家的老大爷。

孔子在教育史上画下了重要的一笔

      孔子倡导了很多的教育方法“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三人行,必得我师。”等等。孔子对教育的贡献,不是我胸中所藏的这点墨可以说得清的。但有一点我不得不说,那就是孔子熟悉和了解每个学生的秉性和才情,并会根据学生的才情秉性的不同,施以不同的教育。

      口齿伶俐,善辩的子贡,孔子就培养他成为外交家;德行好的冉雍,孔子就培养他做官;具备军事才能的冉有,孔子就培养他成军事管理家。冉求做事退缩犹豫,孔子就鼓励他;子路做事争强好胜,孔子就要抑制一下他。孔子因能培养,因材施教,跟着孔子学习,他的学生很幸运呀!

我们可以从孔子身上学些什么

《孔子世家》:我眼中的孔子是一个邻家大爷

      孔子差不多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才开始做官。五十六岁开始周游列国传播思想。我们想要干一番事业,只要你有心,什么时候都没有太晚,人生根本没有太晚的时候。

      孔子不被当世所用,不被世俗所容,但他并不气馁,也不屈就自己,在“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世界里,留下时间学了许多技艺,活出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与其把时间花在不相干的人事上,还不如学孔子提升自我。因为投资自己才是最划算的事情。

语文老师读《史记》(六)

相关文章

  • 《孔子世家》:我眼中的孔子是一个邻家大爷

    孔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他获得的头衔,我不想鹦鹉学舌一遍了。因为孔子这个名字无论在什么时期...

  • 孔子

    这一周我们学了孔子世家。 学完孔子世家,孔子对我的印象非常的深刻,他的精神感人之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孔子是一个什...

  • 孔子世家

    1、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 2、‘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

  • 孔子世家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年老的时候娶了颜姓少女,在尼丘...

  • 孔子世家

    在孔子世家一本书中,孔子是一个很伟大的人,孔子他学实渊博,孔子非常有仁爱,在他的第子的行为就能看出来,在他的一个地...

  • 圣人的休闲时光——《回到春秋读论语》第154章

    孔子平日在家放飞心情的样子,自由舒坦而适意,温馨又从容,就跟隔壁邻家的退休大爷差不多 孔子平日闲暇时,态度轻松舒坦...

  • 孔子的温情人生:

    孔子的祖辈们孔子是有贵族血统的。 据《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祖上是殷商王室的后裔、宋国的贵族,先祖是...

  • 我眼中的孔子

    在现代中国有许多名人,在古代中国同样有许多名人。今天,就让我们打开时光隧道,随着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古代,来了解闻...

  • 我眼中的孔子

    记得初一的语文课本上有几篇论语,印象最深的便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逝者...

  • 我眼中的孔子

    课题群里前几天看到通知有亚柯老师关于孔子的讲座,于是我开始在当当云上读《孔子传》,从书本上认识了孔子这个古代人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世家》:我眼中的孔子是一个邻家大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rt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