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国风 周南 关雎》
早几天偶然间看到一段视频,是流沙河老师的节目《诗词点醒》,首先看到的不是这个,是春秋时期庄姜夫人的政治婚姻,通过它才关注到这段比较完整的关雎讲解。事情是发生在农历四月十五左右,是一个民间活动,城里男女纷纷借着到乡下采摘荇菜并相亲的一件事。
以前是一知半解去读这首《关雎》,很多地方不明就里,糊里糊涂,直到被流沙河老师点醒,发现这首诗经其实很美,而大多数教材都往错误的方向引导着我们,认为这首诗经影响不好,有故意歪曲的,有理解不透的,种种版本。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河下流的小滩上,有一群正在捕鱼的鱼鹰发出呱呱叫声,河的上流有着一群未婚的男男女女。看看那位还没认识的美好女子,哎呀,那正是我想要寻得的完美伴侣啊。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
美好的女子,把裙角高高挽起,在高高低低的荇菜堆里,左左右右地采摘,她这样做那是为了让我看得更清楚她呀,一天采摘结束,回去之后就连睡觉都想着她。第二天又是这样的情况呢,直到第三天事情才有进展,随便摘了点荇菜她就上岸了,我弹琴她鼓瑟,但是一天又过去了,我们靠近了一点。第四天了,我是真心喜欢这个女子啊,她还是在采摘荇菜,我在岸上敲起钟鼓来取乐她。
经过四天的发展后面不用写下去大家都可以预料到事情的发展了,肯定是成其好事了。
早先的诗经叫《诗》,一共有三千余首,来自于各地民间民谣,既是民谣就避免不了异曲同工,相似之处,到了孔子手上,把这些值得保留的保留下来,其他的都删减了,形成了今天305首的《诗经》,这是时代沉淀的文化。而人类的发源是男女结合衍生后代,经过孔子反复考虑,最后把这一首《关雎》放在首位。但后来的诗人不明白孔子的苦心,曲解这首诗的意思,认为它有不当之处,靡靡之音,对当代人有着不良影响。直到今天多亏了流沙河老师细细分析点醒,还完了当时一种有趣又在情理之中的民间活动故事,谢谢您!
古人用一种高超含蓄的写法写出当时生动的情景,但这需要我们深入了解才能得其精华,而浅白地解释只会使故事索然无味。解读古文时,我们不妨了解时代背景,时间气候,人文文化,引经据典,方方面面地解读它,这样才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解读之后最好的还完事情的真相,而非遮遮掩掩。
最后,希望流沙河老师多多给我们一些误区上的警醒,也希望您多多注意身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