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当代作家迟子建的一部中篇小说,2005年写成,迟子建凭此作品摘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荣誉。

作品内容《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更像是迟子建自己的故事。“我”的丈夫--魔术师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为了走出这段悲痛,“我”踏上去三山湖的旅程,顺便在三山湖的村镇中搜寻民歌与鬼故事,从而重燃生活的火焰和找到人灵魂的居所。不幸的是,突降暴雨,山体滑坡,她不得不在乌塘下车,滞留此地。在这里,“我”结识了从前贤良而今放荡且极其惧怕停电黑夜的蒋百嫂,以及她那总是带着不符合他年纪的忧郁的神情的儿子蒋三生,最后才明白他们的反常从何而来--蒋百在矿难中去世,却因为“不到十个人就不是大事故”的规矩落得“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只得藏在小房间的冰柜里。
在这里,从市集上的老婆婆口中,“我”不仅搜集到了鬼故事,更是见识了阳世的鬼,那些从外地来的嫁死女--乌塘矿工多,事故多,家属赔偿也多,这些女子嫁来此处借此营生,赔偿是在丈夫出事后,所以称“嫁死”。在这里,我还认识了最后一位唱民歌的老人陈绍纯先生,他经历过文革的苦难,遭遇过亲友的背叛,本是个不流于俗的人却最终被俗艳的牡丹画框砸死。终于到了三山湖,在这里,“我”又认识了卖火山石、变魔术的云领父子,云领的母亲因为被宠物狗咬伤为省钱医治不及时而失去生命,父亲为更多的报酬在为客人表演时手持焰火而失去一条手臂。至此,“我”终于放下了自己的伤痛,重燃生命的焰火。
个人感悟《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字里行间透着人性的阴暗面,生命变成货物,任由金钱去丈量其价值,任由利益去践踏其尊严。在夜晚,怒骂的声音更加嘶哑,也更加刺耳,歌的调子是在冰天雪地中又铺天盖地一场寒霜,月亮啊,睁着眼睛,无悲也无喜。悲的是黑暗中无数跳动的心。夜晚是一个镜子,不管你是否愿意,你还是要看见自己,看见过去,唯独看不见未来,未来是一片渺茫,混混沌沌像是乌塘的天。原本以为,生命的意外停止已足够让人悲伤,不知世界上还有一个乌塘,连空气也是污浊的,雨水也无法洗去。这里,活才是意外。煤矿工人上工前多看的妻子孩儿那一眼,望过了生,望过了死,生死也无法自知,下了井,明天的太阳在何处?恐怕再也无法看见,可是还是要去。压榨他们生命的,可不只是那乌黑的深井,还有钱,和像煤矿一般黑的心,更让人揪心的是无力感,无力抗争,要么像蒋百嫂一样妥协,要么像嫁死女一样让自己更狠,无所谓生命的高贵,尊严了,只管活下去。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让人觉得,即使在最灰暗的背景里,也可感受到缕缕光热和她的温情。周二夫妇的朴实善良让人欣慰,看过了大悲,“我”让自己的哀痛逐清风明月而去,经过困难的炼狱,淬成“向死而生”的力量,皆是如此。到此也不难理解,她不仅仅在悲悯民众,更是开了一段心路旅程,去寻找生活的焰火,苦难的出口。与此同时,迟子建本人也从死亡带来的悲伤里走出来,走向她的大悲悯,新境界。如同谢冕所说:“然后从那出发并控诉,这大概是迟子建近年来写作的一种新的精神高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