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东江湖龙溪印象<六>

东江湖龙溪印象<六>

作者: 张读立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22:18 被阅读359次

            母亲回忆我出生时一身黄毛,缺乏营养,丢到小猴子堆里也分辨不出谁是谁;好可怜,更可怜的是三个月后,母亲因为工作,竟把我最早的奶瘾也戒掉了,伤心,流泪,造孽,说多了脸上起瀑布,外婆穷的叮铛响,奶奶家穷的响叮铛,天养野猪也需一块草场,诶,命由天定,能活着就已经不容易,还讲究什么上穷碧落,䞍着吧。

            文革浪潮席卷全国,大地响应,墙上的大字报也响应,大伯家那只用木框嵌着的扬声器里唱着红歌,我就浸泡在这种历史政治潮流的环境中长大。

            那一年大叔从部队省亲回家,父亲给我取了个书名,很高大上,其实乳名也怪好听的,比如乖崽,好崽,满崽之类也蛮顺耳。

            一九七二年入蒙学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方块字贴在黑板上方,除了算术,语文两科外,就是劳动,讲爱国主义,讲文革典型,讲得我一身长毛,感觉没故事有味,传神,索性跳皮捣蛋,玩的不亦乐乎。

            初冬玩出了大事件,有多大?把小命差点玩过去;上学路上,一蔸古松下,一根三十几公分的松根裸露在地表,根的下面住着一窝土地蜂;小时候好奇,想探索未知的世界,好奇害死猫,我这条猫有九条命;七八个人,我最小,相约古松下,当决策议定,堵住土地蜂的进出口,大家用准备好的稻草,铺在地上点火,一人手上一根鲜竹枝,学着邱少云訇到姿式,埋伏在四周,当火熊熊燃烧起来时,蜂群从一个事先未发现的地方倾巢而出,一场人蜂大战正在古松下上演。

            等我醒来已经是第七天,这半辈子少活了一星期;后来听同伴讲,大家都挂了彩,我从山上一直滚到小路上,再跌入水田中;老辈讲这种蜂叮牛五针,牛一般会毖命,我命大,搭帮祖上在这个时候显了灵,不要我去帮他们烧水递茶;我醒后还吃到了那窝蜂的蜂蛹,把土地蜂的子孙们当成美食,吃的一干二净;女儿上幼稚园时,爬在我背上数蜂叮的疤痕,足足六眼,后来脑海中总认为六这个数是我的幸运数和命数,六六年生,身高一百六十六公分,正常体重六十六公斤,还有死了六点六天。

            七二年的冬天,天空被大雾所笼罩,阴雨从雾中洒向大地,整个世界都迷漫在灰濛濛的幕色中,小寒未到,路上行人冷的瑟瑟发抖,寒风透骨,路边的野草被霜风刮的似浇了热水,田边的地菜却依然顽强地生长着,塍头边水沟里的鱼腥草霜打的耷拉着叶子,门口风景树上的老鸦钉在树上一动不动,大地沉寂一片。

            漫长的冬季来的早,队上的作物基本入库,唯有茶籽还在挑选中,仓库中央堆着茶壳火,使室内温度提高,男女社员集中在这里,手上不停地拨拉着茶籽仁,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天上地下那么有眼睛没鼻子的事情。

            过些时日,早晚温差很大,霜天的早晨白莽莽一片,待到晌午雾气湿气在空气中散开,阳光直射大地;队里社员把茶籽仁挑到榨油坊,这是村里唯一的榨油坊,座落在江背垅东南岸,占地不足两百平,两扇大门平时紧闭,无人问津,左边一台大水车,由大路下一条暗道中流出一股泉水,直接贯入水槽,使水车逆转的力量带动长轴启动辗槽;榨油坊右边一排炕灶,上面垫着竹席,冒热气的茶籽铺在炕上,烤到没有水气冒出,以便于出油率更高;左边的辗槽内茶籽仁被辗轮来回辗压至粉沫状,装好倒入大木帐中蒸透,榨油师傅把两个五十多公分的铁环垫在油纸上,右手抓一把稻草尾,左手背在右手的稻草中心一旋转,稻草如花一样四散开放,垫在铁环上;舀一木盆蒸好的茶籽渣倒在铁环上,趁热拓实,压平整,再由师傅搬到原始的榨油机上卡稳,当卡槽放到一米多的厚度时,用木尖塞平稳后,出油最后一道工序即将展开。

            房梁上吊着一根棕绳,绳上绩着十公分大,八毫米粗的铁环,铁环铆着活动扣,一根二米多长,十几公分大的杂木吊在半空,两个人顺着杂木来回的惯锤向榨油机的铁尖上,一二三一锤,一二三又一锤,连续四五次后,茶油滴到,淋到油槽上,流到油桶中,如此往返几次后,茶饼中的油基本干净,一榨百余斤茶籽仁,出油二十余斤。

            家乡到现在这种老手艺基本失传,很可惜了流传几千年的工艺,有愧于先人;当子孙问及什么是耒耜?泥耙?犁铧?风车?碾子?砻?舂?碓时,我们将一问三不知,此时此刻作为一个农村人,不觉得羞愧吗?

            大雪刚过,已下过一场小雪,白天出太阳,晚上四处通明,山上积雪一片银白,北风袭来,寒风刺骨,狂风卷着小雨,横扫大地,风停,雨裹着雪打在瓦砾上,檐上滴着水,当雪击瓦片的声音销声匿迹,天空中飘着鹅毛,刚开始落在地上化成水,顿时,大地铺满白雪,好一片南国雪景;过完年,年是怎么过完都不知道,大地还来不及苏醒,春天已经悄悄来到。

            一群操衡阳口音的人,经村里介绍住在我家楼上,当地人尊称他们为“嘎匠”,专门砍伐大树,锯成铁道上枕木的人,他们来自衡阳铁务局,五七年京广铁路单线开通后,为维护铁路畅通,沿途寻找铺轨枕木;当国家,社会和人民需要时,以牺牲风景为代价,毫无怨言私心地贡献给祖国的运输事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可以替代的产物!我家乡善良的民众。

            伐木工人的到来,带给店喃空前绝后的热闹,队长勘察古松地形地貌,统计数字,估计工作量;四方大脸的队长总是一付笑脸,活象弥勒佛的双胞胎兄弟,眼睛笑的似眉毛夹着眼眶里的两粒豆豉,经常能从口袋里淘出水果纸包糖,递给我时,有种皇军哄小八路的感觉。

          他们同心协力,带着绳索,板釜,锯子,砍刀上班,下班时背上很多柴火作为烧水做饭用;千百年的古松,在他们一刀一釜中倒下,在那场砍伐中,让我最有感触和可惜的是老屋旁,一个叫羊耳垅的小地方那颗古巨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江湖龙溪印象<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eg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