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东江湖龙溪印象<二>

东江湖龙溪印象<二>

作者: 张读立 | 来源:发表于2019-03-08 23:36 被阅读473次

        厅堂深不过八米,宽四米,踏过老木门坎正三米,有一天井,四水归一,也是留给子孙展翅高飞的出口,左右巷道通向各房,叔,堂;大门左角一石磨,右边一鸡窝平天井,提高一步为正厅,右边摆放着一台砻米的砻,边上安放着一台舂米的碓盒,隐约在左前方露出块顽石;西祖神龛上陈列着一只竹筒,残留着不知何年月拜祭先人累积的香梗。

        站在厅屋大门口往前看,空间空旷,约二三十米左右,三块晒谷坪呈梯田状排列,再过去是埂堆,旁边有颗千年古樟,古樟硕大,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在古樟旁矗着块巨石,活似一只有灵气的蟾蜍,沉住气要跳上古樟的一样子,蟾蜍与古樟形成一幅相得宜彰的画面感,神灵活现。

        透过石头与樟树的空隙,望向对面山中,群山围绕,一幅天然屏障跃入眼帘,大门正对观音坐莲和狮子堆丫口;观音坐莲为静态,平静如水,平安无事;狮子为王有王者风范的气魄。

        跨出大门往左是村的出口,再往里走是整过村汲水的地方,从村屋背右,埂堆背左形成沟壑,一道泉水潺潺流出,夏天沿溪上方抓过石蛙,逮过泥鳅,搬石头下的螃蟹;汲水处对岸是一整块巨大的石灰石组成的石壁,高数丈,遮天蔽日;架在水道上的杉木槽上苔藓碧绿,三角架撑住槽尾,使槽离地面形成一米多的落差,在落差的区间里,水白净如绸;水流缓慢地从南往西流,村出口是两丘水稻田,过沟的石板桥是一整块青石板,长两米多,宽米许,厚有二十几公分,表面有凿过的痕迹;沿峭壁修一条小道直到最下方那块晒谷坪中。

        大厅堂往右几步下去分为两条小路,往右是牛栏猪圈之类,通向旁边的山道;直下是山门口,溪水从这里直泄而下,一片风景树高低错落,树梢上挂着老鸦的巢,这条路就包裹在这片森林之中。

        村背是一群古松,古枫,古栎之类,一丛一窝,每当清风吹来,飒飒竦竦作响,风歌伴舞,悠扬轻盈(族谱中配图,我没见过此景)。

        没见过的人一团雾水,不必着急,刘姥姥当初进大观园也是如此感觉,四周往外扩充,再讲山水脉象。

        汲水的溪流由南向西流,进入王家垅,小时候精光吊吊在那里戏过水,捕过虾,捉过鱼,是儿时的游乐场;水折流向南入江背垅,形成小河向西南汇入耒水;王家垅,江背垅,垅与龙谐音,垅属土龙,有龙则灵,狮子有王气,龙有灵气,帝王之气均蘸。

        这块风水宝地真要出个帝王,将相让我情何以堪?祭祖去过张天西,螺丝堆,祖上坟墓安葬在那里,守护着这片土地,保估着子孙后代;真有一天能飞出一位帝王将相,请祖上指示,托个梦,冒缕青烟,喷一星火花暗示后人。

        打子垅的水养育打子垅人,从对面山上仔细瞰视这片神奇的土地,东被雷达石遮蔽,龙溪洞南北纵横捭阖,气贯山河,西北由埂堆背直冲而上,荡漾一片,竹波草浪,山连山,峰叠峰,气象万千,莽莽原原,蜿蜒曲折。

        古樟下一条羊肠鸟道,西南通汝城、宜章,东北通永兴、桂东,阡陌交错。

        文革前每年从厚玉杨林的七姑仙庵抬七姑像,沿老旧市上风茅坳,经助力仙庙,走西南通向雷公仙山上;据父亲回忆,抬七姑至风茅坳上,抬七姑的脚力会在山顶上吹海螺,龙溪整个洞都能听到,每到一个村庄会歇息,摆神龛,任人们供奉, 祈求老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年有余,身体健康。

        打子垅是没由来的,我查遍族谱及有关资料也没收获,在前不久看到一段关于蔸坪地名的传说,说蔸坪人心地善良,有位仙人经过化缘至此, 坐在树桩上,主人把自己平常舍不得吃的食物,待贵人一样招待他,他就赐本地叫蔸坪,也不知是何年何月的事,讲的是有版有眼。

        打子垅人家教有方,我估摸着这个地名的由来,不喜勿喷;自开基祖以来这个小地方无名,只因一位祖先望子成龙心切,教导无方,经常打崽,过路人无法安地名,有点文才之人听说某某打崽成龙,干脆取名“打子垅”;我只根据字面意思牵强附会,至于其它也就没有什么讲究,我一讲,你一笑0K。

        当我再次打开族谱,明末清初开基祖承隆来到这里;一六四三年为清朝元年,一六五七年朝廷颁布《垦荒令》后才来此居住。

        清朝初年宜章走来一对父子,老子叫宗桂,儿子叫承隆,父子两是到处揽活干的手艺人,经常在雷连十二洞做手艺,打短工,听说这块地风水好,脉气浓,听多了也就感觉应该是很好,乘空闲时,两人亲临贵地,空气清爽,景致宜人,心情宁静,两人合计在此安居。

        不久二人带上锛锄,刨子,锯子,錾子,大锤,砍了几根木料,打了个简易厂棚,便把生活安顿在此;据我观察打子垅山上物产不算丰富,但伏苓,怀山,面薯,野瓜山果还是有,各种野禽走兽也不少,生存没一点问题;春天挖点野菜,夏季摘点瓜果,待到秋天,稻天里金黄一片,冬天收藏,顺应自然;这里搬出老祖先挥公和颛琐,是他俩夜观星象订下的一年四季及一年三百六十日;天顺地顺人顺,靠天风调雨顺,靠地一年四季,靠人天道酬勤。

        几年过去,承隆娶妻生子,开田辟地,繁衍子孙,男耕女织,不理世事,过着免费的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

        时间跨入十九世纪,承隆子孙依然过着十七世纪的生活,坚守家园,独善自身,食不裹腹,衣不遮体,穷的叮铛也敲不出响那种;他们懂得以人为本的含义,只有人在才是发展的硬道理,直等到解放,这个贫泛的小村庄输出大量人才,日益趋向辉煌,走向中国,面向全球。

       

相关文章

  • 东江湖龙溪印象<二>

    厅堂深不过八米,宽四米,踏过老木门坎正三米,有一天井,四水归一,也是留给子孙展翅高飞的出口,左右巷道通向各...

  • 东江湖龙溪印象<一>

    湘南南部的南端,明朝时订为二都的地理中,由雷连十二峒和沤江浙水构成;浓溪峒在雷连十二峒中是条最长的峒,上世...

  • 东江湖龙溪印象<三>

    我的奶奶一九零五年生于龙溪秋木田,十五岁由父母包办嫁到打子垅,嫁给我爷爷成了我奶奶,爷爷当年二十八岁,门当...

  • 东江湖龙溪印象<四>

    讲到奶奶必定会讲到我的叔伯和姑姑,在这份亲情开宴时,我只能按顺序排列;我大伯按礼是过寄给了我爷爷的哥哥,但...

  • 东江湖龙溪印象<十二>

    国人在饮食菜品上最大的消耗属猪肉,老家打子垅当时归集体所有制,生产队猪场办在我老家的半山腰,猪圈用泥砖砌成...

  • 东江湖龙溪印象<五>

    两位伯父尝尽了人间苦难,幸福的生活刚开张,人生却在寿命的期限中打了烊,子孙们在缅怀的同时,依然传承和发扬着...

  • 东江湖龙溪印象<六>

    母亲回忆我出生时一身黄毛,缺乏营养,丢到小猴子堆里也分辨不出谁是谁;好可怜,更可怜的是三个月后,母亲因为工...

  • Mybatis中特殊符号转移

    1. 写法1 原符号替换符号<<<=<=>>>=>=<><>&&'&a...

  • test

    <script>alert(1);</script>

  • 无标题文章

    <script>alert('hello’);</script>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江湖龙溪印象<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il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