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0817 】
【100天阅读33本书籍之第9本书籍】
书名:关键对话
作者:【美】科里·帕特森(Kerry Patterson),【美】约瑟夫·格雷尼(Joseph Grenny),【美】罗恩·麦克米兰(Ron McMillan),【美】艾尔·史威茨勒(Al Switzler)
译者:毕崇毅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谈完话,才想起来我应该那么说,那句话我漏掉了,或者在关键时刻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时候我相信你和我一样需要一本《关键对话》。
为什么我们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这和我们原始社会的遗传习惯有关,当我们遇到事的时候,危机的时候,要么就是打,要么就是逃。这个时候血液流向哪里?血液流向的事是指大脑会处于一片空白,这就是我们在和他人吵架的时候和老板谈判的时候,或者在其他关键时候会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该说什么。
打或者逃让我们往往陷入要么愤怒,要么忍受对方。
那有没有人做的很好,《关键对话》的作者就可以。
学会了关键对话,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关键时刻,都有所改善。
那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从“心”开始
在开始关键对话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我们所有的苦恼不是由他人引起的,与他人关系不大。
要想解决好“双方”的问题,只能从“自己”开始,在自我身上找原因。
这些问题既可以在意识到对话失控时提出,也可以在准备展开关键对话时提出。这些问题包括:
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询问完自己这些目标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要遗漏:
要想实现这些目标我该怎么做?
问完这四个问题,自己的情绪会趋于平静。
第二步:做一个“双核”对话人
大脑中有两个核,一个核处理谈话的氛围,一个核处理谈话的内容。当氛围紧张时,先停掉谈话的内容,关注氛围。
所以谈话的氛围要比谈话的内容更重要。而在生活中我们会只关注谈话的内容而不关注气氛。只执着于谈自己的目的和感受,而不关注对方在和你做对抗。
有什么方法呢?
第一个方法:道歉
第二个方法:对比说明
首先,你应当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
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先说明你不希望如何,然后说明你想要怎样。
第三个方法:创造共同目的。
还有一个:时刻保持尊重。如果对方情绪不佳,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刚才我们说的话是否尊重。
用这4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有效的把谈话情绪缓解下来。
回顾目的:
如果自己先愤怒了,先撤出谈话,问自己谈话的目的。
如果强烈情绪让你自己在对话中陷入沉默或暴力,试试下面的方法。
行为方式回顾
关注你的行为表现。如果发现自己正在远离对话,问问自己在做什么。
做好谈话前的准备,如何进行谈话:
1、说事实
2、说出想法:运用对比说明
3、征询对方的观点
如果对方回应沉默或者暴力的状态,可以用之前的4个方法恢复情绪。
实在对方的观点真的错误,找到共同点表示赞同
,拉近距离。找到对方盲点进行补充。用对比说明进行说服。
《关键对话》的第一个原则是明确自己的对话目的,即我希望通过对话达到什么目标。时刻牢记对话的意义和目的,才不会被情绪带走。当情绪到失控的的边缘时,只要提醒自己对话的意义,再说上一遍两遍,情绪就会逐渐回归。
第二个原则是在对话过程中始终注意维护安全感,即让对方毫无心理压力地和你展开沟通。
从心开始、观察情绪保证对话安全、控制想法、陈述事实、了解对方、达成一致。
生活中的关键对话可以尝试着用起来^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