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说,他最害怕的是自己慢慢看不懂年轻人在喜欢什么了。
今天IPHONE已经是街机,每一场苹果发布会都会变成一周的谈资,直播行业已经进入大众的视野,电竞不再是误入歧途的代表,无人车,人工智能已经是各行各业的老百姓都能谈及的新技术。
今年刚刚离开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公司,经历了INTEL到国内人工智能领头羊公司再回到了传统的企业软件EMC。感慨颇深。
大学的最后一年跑遍了中国,一个程序员跑去做了大半年的售前,为人工智能行业推进做了一点微小的贡献。
若干年后,人们可能习惯了用人脸而不是用借记卡取款,可能习惯了商场的车牌路线记录终端,习惯了商场的自助购物系统。那时候会不会想起曾经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人,这些互联网的原住民,一群今天的小屁孩做出的贡献。
有时候看到什么90后,垮掉/傻x/不勤奋的一代什么的时候会挺无力的。我们有做的不好的,却更多扣着这个莫须有的帽子被过分放大。因为这不是我看到的。
我看到了我们中的佼佼者已经成为科技领域的领头羊,看到许多人工智能领域充满了90后的中坚力量。
我看到我们写下的代码,日夜奋斗的产品已经在全国数以万计的投放,看到年轻的码农的种的菜已经开始收成的时候,我感受到了这一代人开始绽放光芒。
这是特殊的一代,是经济上没有父辈巨大压力可以追逐梦想的一代,我们经历了小霸王,gba,psp,wii,经历了win98到win10的一路历程。经历了word的小标签,瑞星的小狮子。我们从使用鼠标到电竞大神,从打RPG到敲代码。从看视频的人变成内容行业的创造者。
这是对新生事物充满拥抱的一代人,也是最不需要去追求稳定的一代。
我们会让更多的竞争力在职场上流动,让人才流动,而不是安于现状。
我们是敢放弃上一辈所谓的铁饭碗拼搏的一代,而不是墨守成规的一代。
我们将会是把中国从一个人口红利国家转变过渡成技术创新红利国家的一代。
因为我们从小就在不断的学习,被迫接受新的事物,接受碎片化的知识,接受更易于获得的资料。接受新生的电子产品,接受各种创意IDEA,各种APP。
四年前刚刚入学的时候,手里拿着索尼的ST18i。
那时候智能手机还刚刚入门,doodle jump正是很火的时候。那时候iphone还不是街机,htc还是旗舰机型的代表厂商,华为还没有坐稳手机国内老大的位置,小米还刚刚开始进入发展的正轨。
13年的夏天我召集了几个好伙伴,说AR/VR将会是一个未来很火的概念。事实上美国早在10年前后就有许多商业APP,但是无一例外这些APP都死了。历史总会杀死一帮先行者为后来者开路。
那时候我感觉我们也能做这个,于是那个夏天我们做了国内最早的一批AR导航APP。
没有得到当时INTEL创新大赛认可,因为IDEA很赞却解决不了用电,可用性的问题,也不是技术上的巨大创新。
13年年底还是这个团队,我们通过大数据NBA分析拿下那一届学校HACKTHON的冠军,那时候我们做的数据可视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记得有一个裁判当下希望让我们做成产品卖了,但我放弃了那个机会并开源了这些代码。这个功能后来新浪若干个月后就上线了。
14年通过了LEAP MOTION做了手势识别的文件系统,设想了未来全息投影加上手势脱离鼠标键盘的未来场景,在纽约大学的比赛上得到了多家媒体的采访。
15年进入了人工智能领域,经历了人工智能巨变的一年,看到了大量的资本放弃O2O,在资本寒冬进入了这个新奇的领域。
16年我离开了最火的人工智能领域,回归传统的软件企业,静下心的写代码去沉淀自己,并且永远保持一颗学习的心。
三年级写下人生第一行代码rd 50(看得懂的估计都要暴露年龄了),到今天13年,我们总是不断的舍弃,学习,舍弃,学习,舍弃,学习。我们的知识广,技能多样,将活力创造力和对今天世界的敏锐嗅觉带入了市场和社会。
我们是会一直保持高速学习的一代,也终将会是被淘汰的一代,因为我们是网络的原著民,而00后,10后总会成为新时代的拓荒者,赶走我们这些原著民。
学习能力会是新生代的力量,看看阿三在美国都统治多少巨头了,我们是足够聪明的民族,又是不被经济利益改革捆绑的一代,我们有足够的可能创造一个很棒的时代。
朋友,希望你不要迷茫,努力追逐梦想,希望你不要为短时的得失而挣扎,不要为一时的高低而攀比,因为你有足够的时间证明自己。
曾经有段时间,经常凌晨两点写代码,凌晨4点和别人电话沟通IDEA,8点准时客户公司开会,一天5-6个小时的睡眠。
很多文章都会讨论安逸生活,健康工作,高压等等的话题,其实很多过着这样生活的人珍的没有什么道理可说,因为当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其实真的觉得就一个字:爽!
因为我们这代人将会有为梦想而战的积累和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