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5-37|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5-37|无为而无不为

作者: JIE制 | 来源:发表于2023-09-16 00:08 被阅读0次

和赵总聊天,他问我在哪里听道德经,初次听到是在微信读书,不记得具体是哪个朋友推荐,只记得是在游姐的芒格读书会里,投资圈儿都在读道德经,这个冷门的知识点也是来自这里。

芒格读书会没有坚持到一年,道德经倒是留了下来,尽管完全没读懂。推荐的非常具体,黄明哲解读道德经,当时最简单的平台在微信读书,也就安心在这里囫囵听了好多遍,纯属磨耳朵。后来微信读书开始收费,黄明哲也下架,转到微信听书,后又辗转到了喜马拉雅。从黄明哲到傅佩荣,曾仕强,喜马拉雅更加丰富,全面。

所以推荐给了赵总喜马拉雅,他对喜马拉雅一无所知,也没细问,继续有一搭没一搭的聊道德经。

这条啰里八嗦找不到重点的故事线讲的很烂,我的叙述也很烂,因为我和赵总都没想到会走向这个有点莫名其妙的节点。

一个电话打断了我们的聊天,赵总接完电话,一脸愕然给我看手机,喜马拉雅的推送。我没找到重点,赵总说,我从来没有搜索过喜马拉雅,也从来不知道这个APP,在跟你聊天之前,我和我的手机对喜马拉雅一无所知。

我的鸡皮疙瘩瞬间立正站好,我知道赵总想说什么。

一直都有听说手机是可以在未开启任何程序的情况下监听用户声音的,现实就摆在了眼前。尽管很确认赵总是认真的,我还是又确认了一遍,确认你完全不知道,没听说过?完全没有。

我俩都沉默了,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没得聊,如果这是真的,被监听不是今天才有,也自问没办法关闭手机,所以就算要被监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无为而无不为。

最简单的办法,不是直接告诉你要做什么,不是要求,命令,而是构建生态。一个深入到生活和行为习惯的生态,即使你知道全部的逻辑,知道自己被操控,利用,也无法离开这个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

无为,所以无不为。

核废水倾倒14天了,之所以还记得如此具体的时间,不是因为新闻一直在头条,而是绝食到了第14天。头条有更多新闻需要排队上,汪峰老师都已经直播带货去了,对核废水的关注已无法触动早已麻木的神经。上不了头条但和核废水一样看起来和自己无关但实际上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预制菜进校园就显得无比尴尬。尴尬的是,能进校园一定不是今天突然降临的,当我们意识到的时候,已经牵扯了太多利益,已到了无为的地步,要逆转又怎么可能一朝一夕。

一个成也萧何败萧何的悖论。

要建立一个美好的无为境地很困难,需要漫长的时间。要构建一个可怕的陷阱一样需要漫长的时间,但如果牵扯了利益,就有人愿意铤而走险。

无为而无不为,万物将自化。

牧大再一次勇敢的开始刚,他的节点是,刚到要么预制菜取消,要么封号。他很勇敢。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注解】

“道”一直存在,什么也不做,但又什么都做了。

君王如果能守住“道”的原则,那么世间万物将在“道”的规律下自行演化。

如果万物在自己生长演化的过程中产生了自主的欲望,我就用“道”无法言说的质朴去震慑它。不能被定义的道的朴素规律震慑下,就不会产生不应该产生的欲望。没有了这种自主产生的自私欲望,它又将重新归于宁静,这样天下也就自然而然的归于安定了。


作为道经的最后一章,老子把第一章“道”的概念落实到了他心中理想的社会和政治——自然无为之中。统治者遵循“道”,让万物顺其自然,那么万物将还给统治者一片安定的天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5-37|无为而无不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xr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