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简友广场
三、私塾里的人和历史

三、私塾里的人和历史

作者: 碧水蒙辰风 | 来源:发表于2023-05-07 23:45 被阅读0次

我记得每年学堂开学的第一天,康先生总会带领着新学期来的大小孩子们朝墙上的孔子画像跪拜,并向我们讲述一些孔孟之道与尊师重道的礼数,算是给新的学期定下基调。接着学生们也会对先生跪拜行礼,由此礼毕。

仪式结束后,大家会按照排好的次序坐好。当年的时代下,能上学的孩子属实不多,因此每年都有因各种原因而离开以及新增的学生。因此每年学堂开课的第一天,康先生都不会开课,拿出他贴身放置的小本本,写写画画,记录着新生以及老生的名字。

由于先生教课时中间不下课,孩子们想大小便时经常憋得难受,小一点的娃娃们尿裤子和拉裤子更是事常,怎么办呢?加之学堂中大小孩子们都有,凑在一起更是贪玩,心思活络的同学自然很快就找到窍门,经常会捂着裤裆大声叫喊:“先生我想尿尿!”

康先生看他嬉皮笑脸的样子,说:“什么尿尿?给我坐下!”

过了一会儿,同学又喊:“先生,我憋不住了!”

“去吧!”先生说。

那调皮鬼一溜烟的跑出学堂,自然是不会回来的。其他同学也受到启发,纷纷捂着肚子或裤裆装着样子也要求去尿尿,实际上都是到厕所那里玩,玩够了再回教室。为了不惹恼先生,大家悄悄商量好轮流去,不要耽误时间太长,一般情况下,先生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有一次,有几个同学扒开篱笆往外看,看到外面不远处有几棵桑树,那时正是割麦子的季节,桑葚已经成熟变黑。他们就把篱笆撕开一个口子,钻出去,爬到桑树上摘桑葚分给溜出来的同学。这可太有诱惑了,一个个都以各种借口跑出去摘吃桑葚,也顾不得时间了。结果学堂里大部分学生都跑出去了。先生到厕所去看,没有,到学堂后院看,也没有,顿时火冒三丈,就让大学长去找。大学长把大家找回来时,一个个手上、脸上都被桑葚染得黑乎乎的。

那一次,每个馋鬼的手掌都被打了好几戒尺,还被罚抄罚背了好几章节书。

有一次,先生为了给我们调节氛围,便教高等级的同学们对对联,让我们低等级的同学也跟着学学,美其名曰,吟诗答对,附庸风雅。

先生先是讲了对对联的要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诸如此类。先生随之出题,给的上联是“风高秋月白。”

康先生解释说:“秋收时节经常刮风,大风下的天空,月亮更显洁白无暇。”

接着问:“谁会对下联?”

高等级的学生正要对,先生说:“你们先不要说,让这些小同学先对。”

那时我们这些小孩哪里知道怎么对对联?有的说“树灌桑葚黑”,有的说“扬沙迷眼睛”,有的说“猴子捞不着”,有的接着说“对牛来弹琴”,五花八门。

先生摇头接连说,“孺子不可教也,孺子不可教也!”。紧接着先生点名叫我对下联,当时我在低等级的学生李里算学习比较好且头脑很活络的。我考虑了一番,说道:“水浅春冬日。”先生失望地说:“不对!”我当时很不服气,反驳道,“月亮倒影在水里所发出的银光,宛如冬日素裹一般,哪里有错?”

最后,先生让大学长答对,他对的是“雨霁晚霞红。”先生高兴地说:“然也,然也!明月对晚霞,因风起而天清气朗,无限畅想,妙哉妙哉!”

虽然我仍然不解对联是怎么回事,却蒙眬知道了对联有一些讲究,对于对联开始产生了些许兴趣。回想起来,那时我对先生确实是很敬畏的。

1945年春夏间,我因出痧子停学,前后在学堂里只读了小半年时间。是年秋,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后,民主政府再次对私塾进行整顿,附近几所改良私塾都被合并转为代用(民办)小学,经考试合格的先生,亦被转为代用老师。应该是半年后,康先生因为家里有事返乡,自此再无音讯。

1948年,境内城镇和乡村先后解放,教学环境日趋安定,根据上级部署精神,积极推行新型正规化教育。至此,县境私塾全部停办。细想来,比起新式学屋来,私塾学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确是落后的,不过那种因人而异的教学进度,倒有些现代教育所追求的因材施教的意味,值得吸取。

1949年12月,钱俊瑞副部长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示,“对中国人办的私立学校,一般采取保护维持、加强领导、逐步改造的方针。”(《中国教育年鉴(49—81)》)逐步改造和突击消灭的精神是不同的,私塾暂时没有被完全取消。

1952年9月,教育部指示各地接办私立中小学,“为了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以适应今后国家建设需要,本部已决定自1952年下半年至1954年,将全国私立中小学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同上)随后,私塾有的被并入小学,有的主动关门。到了50年代后期,私塾便基本上在社会上绝迹了。

相关文章

  • 人和历史

    宋庆龄在中共建政后着实风光了一阵,头顶着各种头衔,比如除了副主席,还有中国人民救济总会主席、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

  • 又遇暗时间,妙不可言的殊途同归

    2017年5月加入了微信公众号“请辩”蔡叔创办的“蚂蚁私塾”。私塾里,蔡叔一周带大家解析一本书。蚂蚁私塾解析的第三...

  • R008 生生不息的力量

    筱轩私塾 筱轩私塾 今天 筱轩私塾的读书笔记类,第八篇更文。 读《极简欧洲史》民主意识这章,结合我国的历史和司令的...

  • 大明王朝的诅咒

    【本文由赞我(zaneds.com)独家冠名】 蚂蚁私塾深圳班的小伙伴: 大家晚上好!我是蚂蚁私塾《古代历史》的拆...

  • 在历史中看待未来

    1.历史是人和事,以及人和事的组合 所谓的历史就是过往的人和事以及人和事组合,这就是历史。做为现代人看待历史,就是...

  • 人参姑娘

    【壹】 私塾 “真希望能去打仗,而不是在这私塾里读书,唉。”卫君陌手执毛笔,在私塾里写字,冷不丁冒出一句。 一旁的...

  • 仙人村办学历史追踪

    仙人村办学历史追踪 文/高保民 1900年以前私塾是仙人村办学的主要方式,私塾的称谓始于近代,以示官立或公立新式学...

  • 爷爷的一生

    三. 小学时期 从私塾转入小学堂,对比之下都深有体会的说:我们在私塾里,一天就是刻板的吹诵生书,拟书和教读生书,习...

  • 遇见蚂蚁私塾,遇见更好的自己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 01 遇见私塾 阳春三...

  • 2018-05-14[转载]摘自知乎:历史上那些被低估或高估的人

    [转载]摘自知乎:历史上那些被低估或高估的人和事 原文地址:摘自知乎:历史上那些被低估或高估的人和事作者:大人三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私塾里的人和历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xs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