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812488/3de1eaf9fd214d34.jpg)
前天几位朋友喝茶论道,聚会参与的朋友皆是有思想有特长之人,佛道儒基督各流派思想学习与研究者皆有。此次聚会由一位对佛道理论颇有研究的朋友DM发起。
喝茶聊天,各抒己见,思想交流与碰撞,各有其专长观点与看法,又各有其缺陷不足。
我更多的是在观察,学习自己未曾有的观点与方法,也观察各人出现的缺陷与不足,以为警戒教训,提高自身修为。
此次聚会最大的发现来自于对朋友DM的观察:
(1)他对于佛道文化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而对儒家与基督思想近乎一无所知;(2)对于谈到的问题,他会用佛道理论进行解释,如果佛家理论不能解释,就用道家理论解释;道家理论不能解释就用佛家理论解释;(3)绝对看不到他用佛家理论批评道家,也看不到他用道家理论批评佛家;(4)当谈到儒家与基督思想时,他的语言之中采用的却是攻击态度;而很显然,他的攻击都是不正确的,可看出他对儒家与基督思想的完全不懂,这也是当前的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对于儒家与基督思想普遍存在误解;因我本人对儒家与基督思想有着一定的学习与研究思考,对于基本观点理论有着比较清晰的判断。(可参见我的文章从对儒学最常见的误解来看今天社会人们的思维缺陷)
得到的经验教训:
(1)人们的攻击性言论往往是源自于无知;
朋友DM对儒家与基督思想的攻击言论让我看到了,他对儒家与基督思想的最基本理论的缺乏,即对自己一无所知的理论进行攻击。这是不可思议的,但在现实之中却又广泛存在,这是一种思维的缺陷,而这种缺陷却又普遍存在,同时自己往往难以察觉。
(2)攻击性观点往往是缺乏对知识精确性认识的重视。
因对知识精确性认识的重视度不足,导致对知识的认识模糊,因模糊而容易产生误解,从而进行错误的批评性观点论述。
对于不够精确认识的知识点,通常网络上搜索他人对于此知识点的看法,往往能够搜索到许多不同的人的观点看法,能够比较全面的认识此知识点,但是往往人们根本想不到去确认知识点的精确性,这也是源于思维的某种缺陷造成的。
(3)对未知知识的非善意揣测。
对未知知识发表攻击性观点言论,往往来自于对未知知识的非善意的揣测。这与当前社会道德体系崩溃,社会普遍信任的丧失有关,使得人们往往更倾向于恶意判断。对于同一种理论观点事件的推测,采用善意与恶意的推测,其推测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修养提高感悟:
(1)采用中立或者善意态度去了解未知知识;
善意的态度可学习与提高,恶意的态度带来的却是对知识的排斥,眼中只有缺陷而无值得学习与吸收的优点;
(2)攻击性观点言论是修养不足的表现;
攻击态度首先动了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往往使人偏颇,偏颇已然失去公正心态,负面情绪的第一敌人其实是自己;
(3)不同的观点采用分享交流的态度最合适;
(4)对于思想交流碰撞,知识是第二位的,态度与方法是第一位的,态度与方法是和谐顺畅交流的基础与前提;
(5)解决激烈辩论的具体方法是主持人或者参与者互相提醒降低声调与语速;这有利于一个群体互助提高修养与修为。
网友评论
知识是第二位的,态度与方法是第一位的,态度与方法是和谐顺畅交流的基础与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