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说说先生的二姐夫。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姐夫能够尽心尽力的对待娘家人的还是很少的。
我们刚刚成家的时候,承蒙先生的两个姐姐拉扯和照顾。二姐夫是最辛苦的。他心地善良宽厚,待人和善。乐于助人,看重亲情。几家人的田地都由他一个人耕种管理。
二姐夫的哥哥在文革时期,经受不了批斗的折磨,自绝生命,给他的嫂子留下了两个幼小的孩子,从此这个家庭的担子就落在了他身上,直到两个孩子长大成家立业。
他自己也有两个孩子,二姐常年生病,什么都做不了。家里家外也都是他一个人顶着。
我们根本不该成为他的负担,可是先生是家里最小的,过继给他的伯父母。这就和二姐家离的很近,他的伯父母过世后,伯父母的亲儿子回老家把房子卖了,先生成了无家可归的人,开始了流浪生活,仅有的一亩多田地,也只能让二姐夫管理着。
我们回到这里时,因为没有自己的房子,就住在街上,第1年我们吃的大米都是二姐夫打好了背到街上,蔬菜是大姐家地里的,不将就的时候就自己买点。
大姐家住在街上,土地少,每年二姐夫也要给他们无尝供应粮食。
我们住在街上,田地还是由二姐夫管理着,农忙的时候我们回去帮忙做几天,平时都是二姐夫管理着,到了秋收的时候,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就把稻谷收割了,一车子就拉到街上。
这样持续了几年之后,我们在街上做生意,也就没有时间回去乡下做土地,也不好意思再让二姐夫操心。
他的子女们也都在镇上买了房子,有自己的事业,二姐也到小镇上帮儿子带孩子,但是,二姐夫到镇上住着,总感觉不自在,他还继续住在乡下。他说他只做那几块好点的田地,保证一家人不用买米吃,不用买菜吃。
二姐走后他还继续做着,直到前年他的田地和房屋都被修建铁路占用了,他才真正的搬到镇上去和儿子们住在一起。
虽然他曾经的付出都有回报,也都有人记得,过年过节的时候也有人去看望。但是他已到了风烛残年,整天都喊腰痛腿疼,耳聋眼花。
年轻的时候仗着自己年轻力壮,所有的担子,所有的压力,一个人一肩挑下。到了年老的时候,身体落下的疾病和疼痛,谁都无法代替。儿女再怎么孝敬,也有他自己的家庭和事业要经营。亲朋好友再怎么懂得感恩,有些事情终究也是爱莫能助。
也许在那个年代的他,无法做到自私,无法做到只顾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