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整理群消息的时候,看到去年学英语时加入的互动群,点进去一看,发现已经好久没新消息了,不知道当时讨论的热火朝天的大家,现在还有没有在继续学习。
说到「习惯养成」,有两种说法我们非常熟悉:
第一,21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
第二,中断,就前功尽弃了。
这两种观点,其实是误会。
关于「21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的说法,出自一本名叫《心理控制术》的书,作者Maxwell·Maltz(麦克斯维尔·马尔茨)是美国60年代的一名整形医生。
他从工作中观察到:刚做完整形手术的人,在最初的几天里照镜子时,不太适应自己整形后的样子,通常经过21天左右才能完全习惯自己的新模样。
随后,他将这一发现写进了书里,不过观点并没有经过学术讨论和认证。
我们都知道,习惯养成确实需要一段时间,如果21天不具科学性,那养成一个习惯,究竟需要多少天呢?
近段时间,伦敦大学健康心理学家Phillippa·Lally(费莉帕·勒理)召集了96名对习惯养成感兴趣的志愿者进行实验,想要通过研究,测得实验者们达到各种习惯需要的「最大自动性」的时间。
只有一个行为达到了最大自动性,才能说它变成了我们的一种习惯,那什么是最大自动性呢?
它指的是:做一件事,你花费的心思可以到达什么程度。
勒理的实验结果表明: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时间,从两周到九个月不等,平均是66天。
决定时间差异的要素是:行为的复杂程度和困难程度。
由此可见:养成一个行为习惯,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周期,只能说,平均是66天,具体还要看行为的复杂程度、难易程度。
你被「21天养成一个习惯」骗了多久?解除了这个误会,我们可以怎么利用它来帮助我们养成习惯呢?基于习惯养成决定于我们在行为上花心思的程度、行为的复杂/困难程度,可以尝试这三个方法:
1.挑选行为
不能盲目的选择想要培养的习惯,这里有一个挑选标准,就是:选择那些可以给自己正向反馈的行为作为培养对象,只有满足这个条件的行为,我们才愿意为它花心思。
怎么判断它能不能给自己带来正向反馈呢?可以考虑这些问题:
它能让我有所收获吗?
它能改善我原本的不良习惯吗?
它能产生更大的价值吗?(价值包括但不限于:能否帮助别人、能否提升自己、能否改善环境等等... ...)
2.降低行为的复杂/困难程度
如果想要培养习惯的对象是一些复杂的、困难的行为,可以对它们进行拆解,先从最简单的地方入手,这样比较容易开始,更容易持续下去。
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几个方面入手,对行为进行拆解:
切割时间
前段时间,朋友想去健身房锻炼,他知道我平时喜欢运动,于是向我打听,我建议他先去体验一下健身房的锻炼方式和氛围,看是否适合自己再做决定。
类似这样,不必一开始就满打满算,先从碎片式的体验开始,把时间切成小块,这么做,一方面节约了时间,另一方面,也能迅速帮助自己确定是否想在培养这个习惯上再投入时间。
降低门槛
无氧运动里有一个动作叫做「Burpee」,它是一个由跳跃紧接俯卧撑组合成的动作,非常耗体力,我刚开始做的时候,一次最多做5个,为了让自己能尽可能多做几个,我想了个办法,把它设计成「简易版Burpee」,等适应了之后,再做原版,通过这样的方法,我现在一次可以做12个。
碰到难度较高的行为,我们都可以用这种方法,为它设计一个简易版,帮助我们慢慢过度到原版。
增加便捷性
我在之前的文章培养好习惯,这里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你里也写过:为了减少习惯养成的阻力,我们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应该增加便捷性。
举个例子。
如果在想要出门跑步的时候,还要去家里不同的地方找运动服、毛巾、耳机、臂袋、跑鞋... ...那么,大概率在找齐这堆东西的过程中,我们就想放弃了。
所以,站在增加便捷性的角度,更有效的做法是:把它们放在一起,并且放在离门最近的地方。
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实施这个行为的可能性。
3.一次只关注一个行为
前面说过了,要培养习惯,我们需要在行为上花心思,且程度越高越能培养成功,这就要求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多放注意力在上面,所以,更有效的做法是:
在一个行为达到最大自动性之前,我们只关注它,等它变成习惯以后,再进行下一个。
你被「21天养成一个习惯」骗了多久?关于「中断就会前功尽弃」的说法,其实也是没有什么科学根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作用--「不是空就是满」的极端心理。
拥有这种想法的人,他们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呢?
--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如果中断了,就功亏一篑了,然后惯性思维使然,进而想到:既然断了,没什么用了,干脆别做了...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这里还是要说回费莉帕·勒理的研究。
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了偶尔偷懒的志愿者们的自动性曲线,结果显示:
偷懒一天,进度几乎没有损失,如果继续偷懒,进度损失会呈指数式增长。换句话说:偷懒两天的进度损失不只是偷懒一天的一倍。
由此可见:如果只是偶尔偷一下懒,不会对结果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不必太苛责自己。
然而如果一直偷懒下去,随着进度损失的指数式增长,用不了多久,进度就会重新归零,意味着:之前付出的都白费了,一切又要从头开始了。
了解了这个误会后,同样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帮助我们养成习惯呢?
虽然习惯养成过程中「中断就会前功尽弃」的想法是误会,但我们都知道,在培养习惯的时候,确实很容易偷懒,为了避免偷懒一发不可收拾,有个好方法值得一试,就是:
别看坚持了几天,看漏掉了几天。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损失厌恶」,它描述的是这样一种心理状况:损失100块的痛苦远远大于得到100块的快乐--即:比起喜欢「得到」,人们更讨厌「失去」。
「我坚持了XXX天」,相当于计算的是自己「得到」的,反过来,「我已经漏掉了XXX天」关注的则是自己「失去」的。
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损失厌恶」的心理,多关注自己漏掉的那些日子,这样能大大降低持续偷懒的可能性,尽快回到习惯养成的轨道上。
另一方面,就算偶尔出现断点也没关系,这种情况下要避免完美主义,别过于苛责自己,只要别停太久,最终都能达到最大自动性。
一个行为能否成为习惯,时间长短、是否有断点都不是决定性因素,最大自动性才是。
今天文章里提到的所有方法,目的都是奔着达到最大自动性去的,希望能在习惯养成的路上,给你一些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