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源自我这几天的一个顿悟:这么努力地阅读、写作和学习,其实一直是在补课。
据说“知识付费”是从2013年开始的,也就是说在我08年大学毕业后的五年里入学的大学生,得以在校期间赶上这波福利。
想到这里不免心生遗憾:倘若在最好的大学时光在网络上相逢于各路大神,得以早早地升级认知、肆意生长,现在是否在另一个高度行进呢?
这个问题从去年开始就困扰着我,觉得不仅荒废了大学四年,连毕业后的这些年都没活明白。
直到偶然看到大学时期的一个蓝色笔记本。
里面记录了我大二那年,跟随专业小课赵世民老师学习写作的课堂笔记。薄薄一本,写满了20岁的青年和大师之间的对话,其震撼程度,在当时绝不亚于现在遇到的李笑来。
看来,我不是没邂逅过大神,也不是没抓住过机会倾诉和请教,更不是老师未曾倾囊相教,而是在得知答案“不过如此”之后,就将其抛在脑后,煞有其事地去找寻另外一些问题去了。
造成这种结果,怨不得教育体制,怨不得时代变迁,怨只怨我,学了,没用。
学了的知识没有去运用,那就真没用了。罗永浩为了避免学无致用这种浪费的现象,在他的锤子科技成立了学习小组,专门对在书中学到的重要知识进行梳理、分发和讨论,讨论的重点就是预判哪些环节会用到这些知识,充分讨论其可行性,通过这个过程,将书本中的知识内化成团队的能力,从而提高竞争力。
你看,再牛的人也需要吸收、消化和运用,反观我在大神老师那里,仅仅是进行了不忌口地吸收和浅层次的消化,"运用"这么麻烦的事,当年那么“聪明”的我,才不会傻到真正动手去做呢。
结果如何?那些顺利逃避掉的麻烦,果真沿着曲曲折折的小路一路追赶着我,噌的一下上了我的身,将我按倒在地,猛怼一通,留下句“叫你小子耍小聪明”后,消失的无影无踪。
我知道,这些麻烦啊,就躲在不远处的我前进的必经之路上猫着腰偷窥我,然而这一次,我也并未打算逃避。
时至今日,补课成本实在高到近乎无望。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再没有大神面对面师生般的沟通机会了。
回头看看学校,那里带给了我什么?在最不懂事的年纪遇到慈爱的长者,在自认为“读书无用”的时候错过了最好的教育资源。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毕业工作几年后,创业者、职场人纷纷涌进校园,或者别的什么可以栖身学习的地方,如饥似渴地读书了。
他们是否也和我一样,要先从补课开始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