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正是这几天,农民伯伯正忙着播种呢。
农民播下的是有形的种子,收获的是可食用的瓜果蔬菜。
你我呢,离开了农村,离开了土地,和播种还有关系吗?
4月11日,子悦光大非暴力沟通读书会第三十次,我们读第十章“充分表达愤怒”,读到“暴力的种子”。
过往的岁月,我们愤怒时,对自己说的话是,“我愤怒是因为他们~~”。
他们乱闯红灯
他们随地吐痰
他们在电梯里吸烟
他们破坏环境
他们冷漠无情
他们不公平
他没有领导才能乱指挥
他极端自私
他说话不算数
他对家庭不负责任
他消极悲观
他不按时作息
他不注重健康
他固步自封没有与时俱进
等等,读书会上,我们讨论了很多这类的人或事。
这些都是我们的想法。
听过这话吗?说过没?马歇尔卢森堡在文中写到:
如果某人认为自己的痛苦是由他人造成的,并认为那个(那些)人应该受到谴责或惩罚,那么就像约翰一样,这个人播下了暴力的种子。
两年前,约翰杀了他最好的朋友,随后,他成了一名年轻的囚犯。
这是多么可悲的故事。
生活中,这样的故事,我们都能举出一些例子。
1991年,美国艾奥瓦大学物理系大楼,中国留学生卢刚,不足20分时间,向六个人开枪(导致五人死亡、一人颈部一下全部瘫痪),他随后饮弹自尽。
约翰、卢刚等,把外在刺激等同于内在的原因,做出了极端的行为。然而,问题解决了吗?
专注于自己的需要,比评判他人是什么人,更有益于生活。
也许你会认为,约翰和卢刚的例子比较极端,那么可以留意自己生活。
当我们把一些人看成是贪婪的人、不负责任的人、骗子或其他类型的坏人,而去指责他们时,你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了吗?
在我看来,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
马老师建议我们有意识地使用,“我愤怒是因为我需要~~”这样的句式。
此刻,你需要啥?如果你对自己说,“我愤怒是因为他~~”,那你就播下了暴力的种子。
不管你语言、行为上是否指责他,是否惩罚他,你在自己心里,同时在对方心里,播下了暴力的种子。
我愤怒是因为他如何如何,这个归因本身就是暴力的种子。
所以,如果自己认为遭到非善意的对待或者回应,问问自己,根源在哪里?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仅在植物界是这样儿的。生活也是如此。
我想要说的是:根源在自己。这个可能不太容易接受。
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境遇负有完全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有些沉重吗?同时,也有了力量吧?
以终为始,想要豆就种豆,想要瓜就种瓜,想要玫瑰,就种玫瑰。
这一篇,从早晨五点钟开始,断断续续,一直写到现在11:40,中间隔断若干次,终于是写完了。
接下来,是读书会预告:
时间:2018年4月18日下午2:40~4:50
地点:光大银行五一路支行二楼
内容:《非暴力沟通》第十章 充分表达愤怒
温馨提示:
本轮读书会,4月25日、5月2日由于春游长假,暂停两次,5月9日继续。
欢迎大家来读书,来探讨,来学习践行“善意沟通”。
鲜活的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