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当时的你没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大家的脸上似乎都写满了故事,眼神里尽是浓浓的回忆。邻座的一个姐姐靠在电梯口哭了很久,我想她的眼泪里一定也住着一对刻骨铭心的“我们”吧!
不得不说奶茶讲故事的方式很是奶茶,淡淡的、静静的、柔柔的,但余味的那股浓烈,从入口的那刻就开始漫延了。
上映不到十二个小时,票房就已接近两亿。我想《后来的我们》之所以如此吸引观众,除了对电影本身的期待外,最主要的在于它的名字——后来的我们。只要明天还在,就会有“后来的我们”,若将整个电影的内容拿掉,生活中千千万万个林见清和方小晓的故事都可以将它填满,即便经历寡淡如我。
我没有经历过一段足以用“刻骨铭心”形容的爱情,但也曾将一个人的名字藏在心里整整七年,我没有在北京“漂”过,但也实实在在的感受过北漂一族的不易。
当电影替我们讲出了真心话,又怎能不感动流泪。
电影末尾彩蛋部分,有一个男孩举着写着“周杰伦又要开演唱会了……”的纸面,还未来得及看完整个页面的内容,旁边一起来看电影的室友好不容易忍住的眼泪一下子又涌了出来。我想她是想到那个“他”了。她跟我说过,他们都喜欢听周杰伦的歌,以前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约好一定要一起去看一次周杰伦的演唱会,但这个“约定”还未实现他们就分手了。
她是南方人,他是北方人,两家相隔二十个小时火车的距离,她说她真没想着和他在一起,因为她毕业后肯定不会去北方工作,他是家里的独生子也不可能为了她而留在南方,现实生活的种种一定会将他们拆散。但是他们还是决定在一起了,只为了一句“不负青春,不负爱情”。
大学四年,他们陪伴着彼此,她对学业不怎么上心,他就拉着她泡图书馆。大三时他为了给他们长久在一起更大的可能性,他鼓励她和他一起考研,可是考研的序幕才刚刚开始,他们就走向了分手。
我问她为什么会分手,她低着头回想了好久,才噙着笑意叹息道,“好像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理由,一些细碎的矛盾堆积到某个点,就只能分手了。”
微博里有朋友问,“你说林见清和方小晓都已经能患难与共、生死相依了,为什么还要分手了?”我记起之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的一句话,“所有的分开,都是因为爱得不够深。”曾经我也对此解释表示深深的认同,直到看到十年后的林见清和方小晓再次相遇在飞机上,“伊恩找不到凯莉”的黑白画面的对白:
林见清:“如果当时的你没有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方小晓:“如果当时你有勇气就上了地铁,我会跟你一辈子。”
所有的如果都只能结果为如果。真的不是爱的不深,只是现实太过于尖锐,爱情猝不及防就会被它划破,再也愈合不了。多年后幡然醒悟,爱情是爱情,现实是现实。
五月十九号周杰伦就要来我们所在的城市开演唱会了,室友戏谑道:“以前总是想着什么时候周杰伦来这边开演唱会了,一定要和他一起去,只是现在为我抢票的已经是别人了。”
成长的背后似乎藏着一双与理想背道而驰的手,当你以为可以和一个人相伴一生的时候,在某个岔路口你们却被无情的分开,连道别都是奢侈。当你以为变成那个他/她期待的模样后就能永远给他/她幸福,但他/她却已不是原来的他/她。如贫穷的林见清终于在北京可以为方小晓买一套大房子时,方小晓却已不再是那个一心想要大房子的方小晓了。
两个人明明彼此深爱,却不得不和另一个人度过余生,“原来有种悲哀,眼泪也不能流,只能目送”。
但我想刘若英的《后来的我们》一定不是告诉我们去追逐遗失的爱,林父在后来写给小晓的信中说:“缘分这件事,彼此不负就够了。但人啊,想不负此生真的很难。”遇见一个人能够相爱一场,本就是难得的缘分了,若遗憾分别,那就让我们把彼此装在记忆的最深处,去珍惜眼前人,不再让遗憾延续。
回学校的公交上,我打开音乐播放器,将《后来》单曲循环了无数遍,眼泪就那么不自觉的往下掉,“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年少的我们爱的那么真诚,一定不会想到,有一天当我对你说“I miss you”时,不是“我想你”而是“我错过了你”。
少年啊!如果还能见面,真的想对你说声“谢谢”,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我们,没有句点已经很完美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