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学生给我写的分别留言,很多人都是我们的对话场景的评述——1.你的话一下就进入我的内心。2.觉得你特别适合当班主任,特别会做思想工作。3.那些别的人不敢说,说了我也不想听的话,你说出来,我就觉得可以接受啦。
于是我回忆一下我和他们交流,居然让我找到了我聊天的流程。让我从来没有想到的事情,我在用流程交流。
1.交流目的 ——引导他说出我们要交流什么。
2.问题状况——问题产生的原因,目前的他的状况。
3.认真倾听——肯定他的问题不是独有现象。虽然我没有经历你的经历,但是我非常能理解你的感受。
4.寻找原因——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什么导致了这个问题这个样子?
5.解决方案——你觉得接下来可以怎样做?你觉得大概多少时间可以把问题解决了?作为一个被你信任的人,我觉得你这个方案还是比较可行的。
6.案例迁移——你让我想起来一个类似的经历。他采取了什么样的办法,然后就发生了变化。我觉得你的解决办法更可行,我对你很有信心。你一定能比他做的更好。
7.评价谈话——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也让我因为你对一件事有了一个不一样的认知。今天的谈话非常愉快,我们一起期待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
仔细分析以后我发现,我的交流非常复合心理建设过程。第1、2步完成,这个孩子基本上把问题说出来了,这个时候他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大半。第3步,是快速走进你的心里,我理解你,我在和你共情。这样才使第4.5步能够顺利进行。然后第5步进行肯定式评价。第6步,是再次加强肯定。类似的事情别人有解决的先例,你也可以解决,方法对了,剩下就是时间的问题。在这个事例中所说的方法才是自己的建议。而且用类似的经历激起他的胜负欲。他会思考这个方法我也用行不行?然后第7步,肯定他的做法是对的,下次他还会开心的和你沟通。
和有情绪的人沟通一定是静下心来的。好的沟通让生活无限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