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
互联网公司的“敏捷研发”

互联网公司的“敏捷研发”

作者: ABasicVersion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11:41 被阅读22次

敏捷研发在10年以前就已经发起,到现在是如火如荼,大有取代瀑布式开发的趋势,然而是否所有的软件研发都可以用敏捷研发呢?这个还不能轻易下结论。

回顾一下敏捷研发的优势,如果要总结一句话,那就是“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变化”,这里有几个关键词,“快速响应”,“用户”,“变化”。

先说“用户”

敏捷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以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这里的用户是人。因此,敏捷研发用的好的地方多是面向人的业务系统,或者toC的产品。敏捷里用于收集需求的方法叫“user story”,里面的第一项内容就是“作为...角色的用户,她/他想要....,因此才能....”. 这种需求收集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因此,凡事遇到重交互的系统,敏捷方法都可以很好的工作。
反之如果是平台系统,比如开发一套后台系统,或者一套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大量的工作都是后台的计算逻辑,这种需求分析的方式就不工作了。

再说“需求变化”

敏捷方法里还有一种假设是用户的需求会频繁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体现在一下几点

  • toC的市场变化快
  • toC的用户的反馈难以预测
  • toB的用户难以把需求一次描述清楚

基本是以上几点,导致了“需求变化”这个假设。这几种假设通常发生在下面的情境中

  • 新产品,新投入市场的产品需要快速响应用户的反馈
  • 大项目,项目的相关方太多,各方的意见无法一次性的表达清楚,需要逐步的迭代

因此,有一些小的内部项目,历时1个月,产品出个PRD,2,3个研发去开发,这类项目无所谓用什么方法,也出不了大问题。

最后说“快速响应”

提到快速响应这个敏捷优势,很多瀑布式研发表示不服,“我们也可以快速响应,也可以2周发一次版本”,虽然他们没有单元测试以及其他自动化测试等技术。
在这一点上,自然敏捷研发所强调的自动化技术是非常先进的。快速响应要建立在质量的基础之上。而自动化技术较之手工测试是保证质量的利器。
互联网公司往往通过某一款产品而雄霸天下,这时候,像自动化测试,持续集成,持续发布,灰度发布,线上监控和回滚已经被打散到很多的环节甚至是部门之中,并且对于质量呈现出多级防御体系,线下,灰度,线上等等,做到这种程度,响应不可说不快。

敏捷的优势“快速响应”以及“高质量”在互联网公司已经被平台化

为什么要写这个文章呢?因为在互联网公司的敏捷研发其实已经到了持续交付的阶段,基本上发布通道已经形成了,也就是说,只要功能完成,测试通过,一个命令就上去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通常一个系统的研发会分成两个阶段:

  • 第一本大版本上线。也就是初始版本;
  • 增量需求,持续的改进;

除非遇到大的改版,否则,一个产品除了1~2个月的初试研发,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小步的增量,快速发版。这种强发布支撑的产品研发模式,已经为快速响应铺了路。在QA以及灰度发布等强大的质量支撑前提下,研发不写单元测试问题也不大,第一个版本是用瀑布还是敏捷的需求管理方式,问题也不大,只要保证1~2个月做完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快速发布以及质量保证已经平台化了,在这个前提下,研发过程被解放了出来,可以随意发挥。

因此在研发的相关方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其实研发管理的很多事情就落到了产品的身上。

互联网公司为什么需要PMO

互联网公司的发布以及质量保证体系已经很厉害了,研发管理又有产品经理和tech leader负责,这个结构类似于一个在研发流程下的职能组织,业务运营,产品部,研发部,QA部,运维,各个部门的人按照产品线来分组,每个人都是双向汇报。

项目经理的价值在于某些事情需要综合多个产品线,多个部门,比如产品整合,流程改造等等,就需要一个人来统一协调,这个角色由任何的产品线中的人来负责都不合适。

而换言之,如果一个产品研发没有横跨多个产品线,PMO的管理工作就有些画蛇添足了。

相关文章

  • 互联网公司的“敏捷研发”

    敏捷研发在10年以前就已经发起,到现在是如火如荼,大有取代瀑布式开发的趋势,然而是否所有的软件研发都可以用敏捷研发...

  • 吐槽:如何理解PM

    在不同的时代,赋予世界运作的关键角色层出不穷。好比当今,敏捷研发团队在互联网类的公司或ICT产业链上非常普遍。那对...

  • 敏捷改造(上):真实案例研发过程分析

    背景 最近我去一家科技公司做敏捷咨询,通过梳理该公司的研发过程,发现了该公司的研发过程中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于是我...

  • 抛砖引玉-互联网团队敏捷开发

    手懒,不想码字,扔几个图,抛砖引玉,探讨互联网研发团队敏捷开发相关内容.

  • 知“敏捷”易,行“敏捷”难

    最近公司在研发过程导入敏捷模式,周围同事也开始谈“敏捷”,细听下来由于大家站的角度不一样,对敏捷的理解都不尽相同。...

  • 跨敏捷团队的大规模项目协同案例分享

    背景 我们公司的研发队伍有200人左右,1年多之前,我以总操盘手的身份,推动全部IT团队开展敏捷实践。所有敏捷团队...

  • Tech Talks 西安站,敏捷开发与高效研发管理!

    十年来,IT互联网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敏捷方法大行其道。采用合适的敏捷研发和目标驱动方法,能让软件开发事半功...

  • 什么是敏捷开发

    敏捷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敏捷的产生一是为了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二是为了解决传统软件研发中遇到的问题,那传...

  • 互联网公司敏捷之路

    不确定性:涉及的这些领域里面,各家公司都力争提供更好的功能来吸引用户,所以用户被好的体验培养后,要求越来越高,用户...

  • 2019-11-20 从回顾交流到敏捷开发

    前言 在一家传统的互联网公司要实行敏捷开发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不管是企业管理者还是研发人员,如果准备选择去使用敏...

网友评论

  • f6682c13f2e9:听说阿里现在大规模招内部敏捷教练,浩哥怎么看?
    ABasicVersion:@曲小哲 打战役,多方协同

本文标题:互联网公司的“敏捷研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cs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