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人生成长中,无论接触什么样的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会对我们的内心产生诸多微妙的影响。这些心理经验会慢慢随着岁月不断变化,在遇到一定条件时就会迅速浮现。有的对我们的健康和工作有益,有的则严重干扰我们正常的生理,甚至危及个人或他人安危。
最近身边的朋友多有提及到这个话题,今天再来说说寄居蟹人格。(上周文章《爱的控制》)
寄居蟹,是一种外壳坚硬、内里软弱的生物,因为它天生没有保护自己的壳,而且它腹部柔软,很容易受到攻击,于是靠寄居在螺壳里保护自身。当寄居蟹的外壳受损或身体长大时,还会寻找更换更大的螺壳。
我们来分析一下:寄居蟹本与一般螃蟹拥有威武的前肢,可天生又比一般螃蟹孱弱,易被捕食,还非常胆怯和神经质,对四周环境的警惕性很高,它为了保护自身,要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壳来寄居。
选择海螺为寄生对象,必然是因为螺壳够坚固、软体生物更易征服和掌控。寄居蟹的大螯很轻易就能把海螺弄死、撕碎,一次占用螺壳后所拥有的美好,会让“占据”这个行为不断发生,寄居蟹也不用担心螺壳变小或破损,接下来的换壳也更简单了,因为它能借由螺壳的无害外型靠近新的海螺目标,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占据”到合适的新螺壳。
如果把寄居蟹掌控海螺的行为套用到人,就是指那些有极端控制欲的人,也叫“寄居蟹人格”。
记得有网友总结过寄居蟹人格:它要达到的目标不仅仅是控制,还有毁灭,尽管它自己在意识层面可能不这么认为。
由于它威武的前肢带来的自我膨胀,它从不愿承认自己不够强大;由于它本质孱弱、极度缺乏安全感,它不敢付出感情。正因为这个矛盾的身体,让TA忍不住想要控制身边的人,通过控制他人来保护自己。特别是自己需要的、对自己有利的人,以此作为“护己盔甲”。
“占据”的方式就是消灭对方的灵魂,只有自己可以自由离开空的海螺壳,一个空了的海螺壳,自然离不开里面的寄居蟹了。寄居蟹最终追求的目标是:把对方的自由意志收走,让对方完全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在《邪恶的人性》这本书里就有个关于极端控制欲的案例:
五十多岁的哈利因为第三次自杀(未遂)被医院诊断为“更年期抑郁症”,在心理医生给他做心理辅导时,建议一对一进行,请他的妻子莎拉在外面等候,哈利却强烈要求莎拉留下来陪伴,说如果莎拉不在,他会不自在、害怕。
哈利说自己已失业了八年,生活非常拮据,日常家里开支要依靠莎拉在电话公司打工的微薄收入;说50多岁了也没学会开车(美国几乎人人都有驾照),每次外出都是莎拉开车;没有莎拉的陪伴,他甚至不能单独去人多的地方,觉得自己无法应对。哈利的情绪十分低落,极度自卑和自责,“我觉得自己的一切糟透了!我对任何人都没什么好处!我只是莎拉的负担!”
妻子莎拉也认为哈利是自己的负担,她的口头禅是:“有上帝与我同在。”她暗示自己确实一直以来因为哈利受了很多苦,多亏上帝才让她坚持下来。
这似乎就是哈利带给大家的第一印象——懦弱无能、依赖家人。这么碌碌无为的他患上抑郁症也貌似很合逻辑,这个推论听起来一点毛病也没有。
可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心理医生却惊讶地发现:求学时的哈利很被父母照顾,家里也比较有钱,他自己也曾在耶鲁大学读过书,在他工作的第一年光佣金就赚了2万美元。这样的家庭、学业背景下的人生,怎么着也是顺顺当当或事业有成的呀,怎么会变成这样?
莎拉把自己的看法告诉医生:哈利太懒惰了,从来没努力工作,所以才一事无成。
在交流过程中,医生还发现:当哈利提到自己当年的工作成果时,莎拉就会在一旁不屑地说:“那是你赶上好时候了,在那个年头任何一个做这种工作的人都能赚到那么多钱。”当说到怎么一直不要个孩子时,莎拉会说“我没问题,显然是哈利身体有毛病。你能想象他当爸爸是什么样子吗?他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当说到哈利有自残倾向可能会有伤害性时,莎拉更肯定地说“我一点也不怕他伤害我,他就是一个懦夫。”
在医生感觉到每个问询哈利的内容都被莎拉在一旁反驳时,终于忍不住提醒莎拉作为妻子最好别用指责的口吻去打压哈利,这时莎拉却勃然大怒地吼道:“什么时候有人考虑过我的需要?……是我一个人担下所有的事。我一个人开车,又怎么样?我没法抱怨;哈利得了忧郁症,我也不能抱怨;哈利是寄生虫,没人关心过我。我现在是承担上帝交给的责任,是在尽力履行我作为妻子的义务。”她坚定地认为是自己一个人担下所有的事,如果不是自己一直照顾懦弱的丈夫,哈利早就颓了。这时,医生已无言以对,“既然你这么委屈,为什么不离开哈利呢?”莎拉和哈利的回答却是“我没法离开,因为哈利不让我走。我若离开了,他会去死。”“我不能离开莎拉。”
在莎拉看来,她很高尚无私,一点错也没有,责任全在哈利。在这一点上,夫妻二人的看法吻合度极高。
可是,年轻时自信、有能力的哈利为什么会在遇到莎拉后,就慢慢产生莫名情绪还越来越糟糕,得了抑郁症,不得不辞职,辞职后更是萎缩、胆怯、悲观,以至于越来越依赖莎拉,还要感激、崇拜莎拉呢?
我看,哈利不幸的根本原因,是他遇见了莎拉。哈利固然有原生家庭带来的懦弱,但这一切也极有可能是因为莎拉强势的“寄居蟹人格”催生造成的。
回到哈利和莎拉的初初交往,如果莎拉能积极去认可、安慰和支持哈利,而不是抓住了哈利的懦弱去打压、贬低,摧毁他的自信。要知道,亲密的人给到的关心和鼓舞,是会让哈利越来越自信和担当的,绝不会让他陷入抑郁症,不会让他产生自残、自杀的念头,还沦落到害怕外面世界的无能境地。
在案例中,哈利就是个已经被掏空了肉体的海螺,而莎拉则是那个寄居蟹,成功地“占据”了他的生命和灵魂。本质上并不是哈利依赖莎拉,而是莎拉需要哈利的依赖、崇拜来存活。至少在她找到一个更好的外壳前,她若没有哈利这个外壳,她自己也无法生存。但她却给哈利成功洗脑,让哈利认为是自己离不开莎拉。
这种人格不仅存在于婚恋关系中,还存在于父母子女关系、密友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善于伪装的寄居蟹,往往在背景里扮演那个操透心的父/母、被辜负的伴侣、恨铁不成钢的上司……旁人同情他们被海螺拖累,很难觉察到他们才是对海螺的施害者。
有网友总结了“寄居蟹人”的特点:
“1.嘴上的道德感极强,爱标榜自己多么善良,经常从道德上抨击他人;2.强调自己的付出,要求别人感恩;3.习惯自抬身价,甚至不惜说谎;4.打压受害者,从根本否定对方,摧毁对方的自信和自尊;5.极度自恋,从来不认为自己错,从不反省内疚;6.如果有人指出他们的缺点,他们会暴怒。;7.有表演天赋,变脸很快。”
若生活、工作中遇到了”寄居蟹人格“,如果你确认可以承担起对方给予的一切,只能说你的心理暂时有足够的韧性;而如果你不能容忍这样的人格缺陷,适时停止关系、离开止损恐怕是较好的解决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