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2345天早安问候。
生活中,孩子的很多行为会让你生气,但让你生气的根源不是孩子,而是你自己。
孩子的行为,只是一个导火索,它碰到了你内心的触发点。
比如,你看孩子把屋子弄得很乱,就会发火,表面上是孩子的行为让你生气,实际上,是你自己不允许屋子这样乱。
也许小时候,你曾因为不收拾房间被妈妈责骂过,虽然小时候的经历已经久远,但它还存在你的潜意识中。
当孩子大声和你说话,你很生气,你觉得孩子一点也不尊重你,把你使唤来使唤去。
但其实,孩子并没有想这么多,他只是说话声音大点而已。
为什么你这么敏感?
因为这触发了你的痛点,也许你的妈妈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你在她的命令和控制之下生活很多年。
所以当孩子大声叫你去做这做那,你就特别敏感。
很多时候,让你愤怒的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你自己未解决的情绪问题。
是孩子让你不高兴吗?
不是,是你自己的情绪问题没有解决。
问题不在孩子的行为上,而在于为什么这样的行为会惹怒我们。
孩子的行为本来没有恶意,是我们用恶意揣测了孩子的行为。
为什么会用恶意来揣测孩子,是因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也有一些痛苦。
这些痛苦让你对一些事情变得非常敏感,当这些事情表现在孩子身上时,你的愤怒就被点燃了。
你的孩子,也会复刻你的模式,对待他将来的孩子。这就是代代相传。
比如,父母在年幼时,曾因为撒谎被大人打骂,这个经历带给他的恐慌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而会藏在潜意识里。
当他自己也成了父母,面对孩子出现同样的问题,就会触发旧有的记忆,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代代相传的本质,是一种投射与认同。
明明讨厌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却最终活成了父母的样子。
所以暴脾气的父母,也会有爱发脾气的孩子,脾气好的父母,孩子多半也比较温和。
你挑剔,孩子也会挑剔,你懦弱,孩子也会懦弱。
觉察到这一点,才会重新审视孩子的行为和自己的情绪之间的关系,反思当前的亲子关系是否激发了自己旧有的情绪,认识到孩子的行为不是我们发火的根源,而是敲醒我们的警钟。
心理治疗师素黑说:“你是父母或者更上一代的复制品,你会承受和延续他们还没解开的心结,你若忽视或否定你的根源,一生便难以发展自我,只能重复旧有恶性循环”。
那么,需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