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笔记| 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学术年会 大会报告

学习笔记| 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学术年会 大会报告

作者: Rd_重庆 | 来源:发表于2017-12-25 08:13 被阅读0次

    | 2017年12月24日(日)

    北京师范大学 英东学术会堂

    开幕式

    主持人: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辛涛 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北师大校长董奇 致辞 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局长 何秀超致辞

    下一步如何做:
    1.结合新时代要求,思考第二轮监测如何创新?
    2.围绕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报告写得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从第二轮起,考虑逐步公布结果。
    3.运用结果。指导,监督,问责。
    4.建立质量监测体系。从基础教育逐步延伸到学前和高中。
    5.加大研究工作。
    6.提升中国PISA的国际认可度,提升品牌。


    《2017年度工作进展与2018年重点工作》——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罗良 《核心素养下高考评价改革的思考》——原东北师范大学校长 史宁中

    未来高考要做的三件事情:

    1.增加考试时间。计算的速度不作为考试的目标。

    2.建立新的理念。要理解三件事:一是理解学科(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会用数学的思维想,会用数学的语言说。二是理解课堂(基于核心素养)。三是理解核心素养。

    3.确立考试模型。

    《教育监测:怎样引发公众对教育的关注》——原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 侯杰泰

    差不多所有国家都有监控学业成绩,并加问卷。

    不是找出能力最高学生或学校,更重要是解释学生成绩为什么高或低。

    《基础教育测评模型的应用探索》——原西南大学常务副校长 宋乃庆

    基础教育质量测评模型的内涵为:反映被测评教育现象的关键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刻画和价值判断的工具、标准。

    基础教育质量测评模型 表现形式:指标、维度、体系、测评模型、标准。

    基础教育质量测评模型建构的主要步骤:操作性定义、维度划分、指标体系建构、统计分析、测评模型建构、标准建构。

    《语义分析的一般框架和应用》——美国孟菲斯大学教授 胡祥恩

    没有测量就没有进步。

    智能导学对话机制。

    找到适合每个学科的语义空间。

    《西部9年级学生学科素养及影响因素监测追踪数据库与分析结果》—— 西南大学教授 李玲

    1.教育政策评估。监测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动态监测人口与城乡教育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民间文化传承。

    2.学科素养及影响因素监测。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理论与方法。

    《对语文高考与评价的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 郑国民 《体育到底应该怎么考》——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授 朱为模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长 尹少淳 《德育监测的几个关键问题》——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国家德育监测首席专家 边玉芳 《高阶科学思维能力的测评》——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胡卫平                                         《中国幼儿园语言教育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周兢                                         学习笔记| 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学术年会 大会报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笔记| 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学术年会 大会报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sk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