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将军
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将军的成功,是无数士兵的死亡,造就的。
如果,我们把这句话的含义,扩展一下的话。
是不是可以理解成——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无数人的付出,造就的。
任何一个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人,都有无数的人,为之付出。
有人说,文学家不一样,文学家是自己一个人成功的。
这是不可能的,文学家怎么会是一个人成功的呢?
是谁生了他,给他身体?
是谁养育了他,给了他食物?
是谁教育了他,教他读书写字?
又是谁,推崇他的书籍?
又是谁,阅读他的书籍?
又是谁,印刷他的书籍?
又是谁,运输他的书籍?
又是谁,销售他的书籍?
又是谁,养活了这无数个谁谁谁?
一个人,不可能独自活在这个世界上,必然是与其他人互相分工,而活在这个世界上的。
而任何一个人的成功,必然是无数人的付出,造就的。
我们只看到了一个人的成功,却没有看到,一个人的成功,需要无数人的支持。
所以,无法妥善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想要成功,是很难的。
你得不到投资人的投资,你得不到有才之人的辅佐,你得不到监管之人的警示。
你会陷入没有钱的境地,你会陷入有好想法但执行非常差的境地,你会陷入很明显但没有人提醒的陷阱。
人们总说华夏是个人情社会,其实,就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社会。
人们总是对少部分人,家庭背景好,羡慕嫉妒恨。
嫉妒他们的血缘关系,但是,比血缘关系,更靠谱的,是利益关系。
你既然想往成功的路上走,你就得了解,别人的需求是什么。
有些人,仗着自己的血缘关系,就自以为是天然应得的,忽视与亲人的来往,这是不对的。
另外一些人,知道自己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他们知道,利益关系比血缘关系,普遍情况下,是更为可靠的关系,所以,他们用心去想别人需要什么,然后,认真去做,别人需要的事情。
为了保卫家乡的需要,小马在十六岁那年,就跟随军队,离开了家乡。
幸运的是,战争胜利之后,小马还活着,此时,小马已经有了四十六岁。
在胜利的表彰大会上,战功卓著的小马,只被封到了一个大将,而不是元帅的头衔。
小马手下的将领们不服,小马的儿子也不服,他们都认为,以小马的战功,获封一个元帅,是没有问题的。
面对着部下和儿子,激动的情绪,小马反而是很冷静。
小马一直没有回应他们,反而是待在书房里看书,看着书房的墙上,自己年轻时的军装照,看书房的墙上,与战友们的合照。
就在一天,部下和儿子,一起来到了小马的书房,想要一起去给小马,讨要一起说法。
小马从沙发上站起来,招呼大家都坐下,然后,从书桌上,拿起了一副字,那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七个字。
部下们有些心领神会,不作声了,儿子只觉得自己的父亲,是在讲大道理,不敢去争。
小马对大家说道:“我们大家,是一起在战场上幸存下来的人,你们对这幅字,有切身的经历和感受,你们明白我想要说的是什么。我十六岁参军,离开家乡,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保家卫国,绝非是功名利禄,也许在这期间,我有迷失过,非得去争个什么好处,但是,每当回想起战场上的惨烈,牺牲的战友们,我在这样柔软的沙发上,如坐针毡,我会想,他们还会不会把我当战友,他们会不会瞧不起我。”
小马儿子想说话,被小马抬手打断了。
小马说:“我心里反复念叨着,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七个字,我在想,战争的胜利,是靠我的指挥吗?我想有我一点微薄的功劳,但是,更多的功劳,是那些牺牲的战友的。我们是在享受那些牺牲战友的功劳。而我的孩子,什么都没有付出,他凭什么获得这些?我想过了,我要辞官归家,告老还乡,回到我的家乡去,去当一个农民。”
小马辞去了自己大将的职位,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而自己的几个孩子,儿子和女儿们,也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谋求一份工作。
就在家乡的田地里,有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汉,他曾是一位将军,过去,他和战友们一起靠自己的双手保家卫国,现在,他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