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副业项目自由职业无本创业每天300字就是想和你聊聊天
恐怖!你被偷听了吗?可是美团饿了么都坚决否认,“视网膜效应”了

恐怖!你被偷听了吗?可是美团饿了么都坚决否认,“视网膜效应”了

作者: 一棵开满鲜花的树 | 来源:发表于2019-03-19 16:07 被阅读5次

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刚说了想吃什么,手机就蹦出了它的推荐;刚说了要买什么,就出现了广告。

可是,手机怎么知道你刚刚说了什么呢?

一位读者2018年11月的投诉,他怀疑外卖App在“偷听”自己说话。于是呢,《IT时报》记者耗时3个多月,通过模拟用户使用场景,对安卓手机、苹果手机、苹果平板电脑上的饿了么和美团外卖进行多轮测试。在随后数分钟到数小时的时间里,出现相关推荐的概率高达60%-70%。对此,饿了么和美团回应:不存在“偷听”!

呃……这都是什么情况啊?

网友立马分成三派,吵翻了。

一、支持“被偷听”。

恐怖!你被偷听了吗?可是美团饿了么都坚决否认,“视网膜效应”了解一下?

这一批网友,举出了大量的自身实例,力证这些APP就是在偷听。

对于这样的网友,我就是抱着听故事的态度,看看热闹。看大家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嗯!挺生动,挺有现场感!

虽然我没有这样的经历,可是听听大家的惊悚传奇,也是很过瘾的。

来来来,咱们搬个小板凳听故事了:

恐怖!你被偷听了吗?可是美团饿了么都坚决否认,“视网膜效应”了解一下? 恐怖!你被偷听了吗?可是美团饿了么都坚决否认,“视网膜效应”了解一下? 恐怖!你被偷听了吗?可是美团饿了么都坚决否认,“视网膜效应”了解一下? 恐怖!你被偷听了吗?可是美团饿了么都坚决否认,“视网膜效应”了解一下?

是的,你怎么解释这些巧合呢?

二、认为是大数据的原因。

恐怖!你被偷听了吗?可是美团饿了么都坚决否认,“视网膜效应”了解一下?

持这种观点的网友,对“被偷听”的说法,表示了克制的反驳,和适度的不屑:别一惊一乍的,哪有什么偷听?是大数据在收集你的生活信息呢!

恐怖!你被偷听了吗?可是美团饿了么都坚决否认,“视网膜效应”了解一下? 恐怖!你被偷听了吗?可是美团饿了么都坚决否认,“视网膜效应”了解一下? 恐怖!你被偷听了吗?可是美团饿了么都坚决否认,“视网膜效应”了解一下?

说实话吧,我还是比较相信这个说法,觉得这个解释起来还算靠谱。一方面大数据自动收集信息,一方面智能分析推荐。这种技术特色,不止在网络商场存在,头条的智能推荐阅读,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精准营销!对,就是这个核心词。

想象一下,美团饿了么采用人工或者技术的手段,监听着全国人民的手机,这也太恐怖了吧?对于国家安全层面,也是一大威胁啊!

谁会允许他们如此惊人的存在?

三、心理学角度解释。

嗯!我比较同意从学术的角度看问题,显得咱们比较有文化。

恐怖!你被偷听了吗?可是美团饿了么都坚决否认,“视网膜效应”了解一下?

其实,就是“孕妇效应”吧!即一些偶然因素,随着自己的关注,而让你觉得它是个普遍现象。

恐怖!你被偷听了吗?可是美团饿了么都坚决否认,“视网膜效应”了解一下?

通俗点儿说,如果你是孕妇,或者家里谁怀孕了,走在大街上,你会格外注意到大街上有其他孕妇!好多个,不止你一人!

对!就是这样。你开了奔驰就更容易看到奔驰,你拎个LV就发现满大街都是LV。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视网膜效应”,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

世界其实挺丰富多彩的,看你把内心投射在哪里。

四、他们不是观点派,而是行动派!他们(包括我),立刻对着手机喊起来:我要吃烤肉!然后,打开某个APP,验证一下有没有好吃的烤肉推荐?

恐怖!你被偷听了吗?可是美团饿了么都坚决否认,“视网膜效应”了解一下?

说真的,真的很佩服这届网友,心大!

不管多么严肃的事情,他们都能玩个热热闹闹,嘻嘻哈哈!对啊,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我们放松、放松……

你就瞧瞧生煎包的要求,一说出口,大家嗨皮的反应:

恐怖!你被偷听了吗?可是美团饿了么都坚决否认,“视网膜效应”了解一下?

不过,随着关注度的迅速提升,相关公司还是有了一个正向态度:

近日,记者更新了最新iOS版美团外卖、饿了么,它们都不再索取麦克风权限,不过安卓版里的录音权限依然存在。

这个福利还是要得的!

嗯?等一下!为什么安卓版还存在?这就是赤裸裸的歧视!

我抗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恐怖!你被偷听了吗?可是美团饿了么都坚决否认,“视网膜效应”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cn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