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天下皆知: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一种思潮,一种导向型价值取向;
美:羊大为美,是满足,是一种自我满足,自我追求;
恶:糟糕,不好,恶劣
如果天下的人、天下的民都去追求自己的欲望,追求自我满足,那么就糟糕了;
圣人治理天下,人民都有自我的理想和追求,并且努力的去实现,为什么不好了呢,为什么说“这样就糟糕了?”,不应该是社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表现么?
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善:什么是善?孔子和老子处于同一个时代,孔子提出“百善孝为先”,我们可以认为孝是当时所推崇的具有代表性的“善”
此外,仁义礼智信应该也属于这个范畴;
这句话我懂,自古我们就有举孝廉的传统,王朝更愿意任用孝顺的人担任官员,因为孝的人,更大可能会是忠的。
圣人治理天下,需要搜罗孝的人,为自己服务,但是如果这个标准被天下人都知道了,那么我能看到的人,就很难是真的孝了,更大的可能是不孝之人的伪装。
说在最后:
帝王家的一句话,就可能成为风向标,人人模仿,人人伪装,那圣人就看不清这世界人心了,毕竟人心善恶参半,很难分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