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944620/cb4876eba119d03a.jpg)
迈入六十,身体就大不如前了,看手机长了就看不清字,视力模糊;人也容易犯困,这次环驾海岸线环驾东北内蒙边境线加神农架避暑,一共两个半月,开车只要时间长了,达到了八九个小时,踩油门的右脚还好,没事干的左脚到后来就肿了,睡一夜才消;再有,只要开车时间一长,动辄就睡意袭来,只得停车路边眯上几分钟......
我知道,这就是老了,身体不济了,容易疲劳,自然规律。所以这次回到随州才3天,我就又到医院来“蹲点”了,听医生的话,“调理调理”,检查检查“三高”控制的咋样,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好些年没进二医院的门了,现在叫曾都医院。进大门,进入治疗大楼,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眼花缭乱。这次没去中心医院的文帝院区,个中原因之一就是院区太大,挂号、交费、各种的检查,各大楼各个楼层之间转来转去,甚至各个扶梯电梯廊道就能弄的人晕头转向,还得排号、医保之类各种的卡,包括取CT影像等等都得用手机操作,没个年轻人引着,年纪大的老年人还没找着医生,就先把自己给绕晕了。
没想到,连曾都医院也都升级得这么现代化了,不知道现在评上了几级几等?
还好,我还不算太老,加之毕竟算是医院的常客,这些流程依稀记得,也还玩得转手机,刷号、排队,交费,门诊大楼转到住院楼,1号楼转到2号楼,心电图、B超、CT、X光等等现在代机器一个不漏地“过堂”,这是住院后必须的一整套流程。有人就戏说,现在哪里是医生看病,现在是机器看病。
哪的医院都这样,都是用机器看病,用仪器分析,毕竟,各种机器仪器比资深专家用经验揣摩靠谱的多,这也算是与时俱进吧。
昨天住进来的,下午开始“过堂”,没检查完的项目今天上午继续。到今天下午结果全部出来了。医生的告知和我预感的差不多,心肝脾肺肾等等用了六十年,基本都还好,就是有点小问题也属正常磨损,“三高”被药控制的两不高了,只是血糖略有波动,这正是我选择住内分泌科的原因。
“调理调理”呗,主治医生说,现在的新药多了,都进了医保范畴,并且越来越便宜,可供选择的越来越多,要不,把胰岛素每天两次改成每天一次?现在胰岛素一星期打一次的就有好几种,只是目前有点贵。
说是住院,就是每天测几遍血糖量几遍血压。测血糖是空腹、餐后2小时、黎明时分每天5次,其实我家里就有血糖仪,2个。血压计我也有,电子的和手捏的都有。
现在住院也不挂点滴了,我知道那就是几瓶生理盐水加点无关痛痒的药,再怎么治,糖尿病也是治不好的。
尽可能地维持吧,不要出现并发症就万事大吉。还是那句话,调理调理呗。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44620/1e5cb8d080144e5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