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价发生了重大转变,由聚焦知识与技能的测试转型为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由结果导向的评价转型为由过程导向的评价;由重视分数的评价转型为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新的评价理念倡导通过评价促进教师改良教学,促进学生进步,倡导每位教师都全程参与对学生学业和成绩评定的评价,且评价理念要求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一致。通过丰富评价活动,选择合理的评价手段,搜集整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所用的解决问题策略,真正实现利用评价达到促学、促教的目的。
“教学评一体化”是促进改革的一项强有力的评价措施,它能够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育人系统中,教师与学生直接对接,教师深入透彻的理解新课标,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目标、材料以及评价方法,能够使学生获得好的课程体验。推进“教学评一体化”的目的就是确保教师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效达到高度的一致。
“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理念,教师除了了解教的内容和方法外,还应了解教的原因和评价方法,使评价真正落实到教学中,并与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学习活动紧密联结。教师要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着重强调了评价的改良,即更新评价观念、评价方法、提升考试评价质量。
改变以往的评价认知,即评价就是完成教学后的考试,仅用一个分数或者一个等级判定学生。现在的评价更强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运用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选择多样化的评价方法,重视过程性评价,淡化结果评价。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一致,更好的提升评价质量。教学评是融合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彼此制约的,这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评价的方法应该多元化,不能单纯的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应该全面的看待学生的成长,发现学生的特张和优点,评价内容可以涉及到德、智、体、美、劳,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评价的主体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或者家长。
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从立德树人、教学设计、教学技能这三个方面着手。将立德树人作为课堂评价的出发点,教师通过传递知识、真理、学术开发学生智慧,用人格魅力启迪学生心灵,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课堂教学评价依赖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涉及教学目标、方法、手段、本质、逻辑和创新,通过借助教学设计和技能,有助于将评价融入教学,提升评价质量。
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运用得当,可以更好的促进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真正达到评价促学、促教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