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人,我们如此相似。
我们没有闺蜜,没有无话不谈的好友。
有的人临时冒个想法都找得到人陪,想逛街,想看电影,三两个朋友,说走就走;伤心难过的时候,手机通讯录一打开就知道给谁发去,谁可以无条件接纳自己的情绪。
我们偶尔想法也很多,想吃火锅,向逛街买买衣服,但就是缺少那么一个人陪。最后,要么一个人,要么抛弃这个想法。
通讯录里的名单都是因为工作或其他需要留存下来的,有的号码大半年不见打一次,过段时间就清空一遍。伤心难过的时候,指尖在上面划来划去却始终找不到一个说话的人,心想,唉,这些人好像都不太熟呐。
或许我们曾经有过那么一群合得来的人,但似乎走着走着就丢了。上了高中丢了初中的,上了大学丢了了高中的。回过神来,那群人还在,只是你已经不在那个圈子里。
他们依旧彼此熟悉,偶尔刷刷朋友圈还可以看到他们幸福的聚会合影,这时小小地羡慕一下,呀,她们还是那么好呐。
其实我们呢心底还是喜欢着这群人的,只是不知为什么慢慢就淡了出来。
我想应该很多人都曾羡慕过别人有闺蜜,有无话不谈的好友吧。渴望着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可是心底又害怕着。
有一种人际交往障碍叫亲密关系恐惧症。亲密关系恐惧症,并不是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中刻意保持距离,拒绝过度亲密,很难融入某个圈子。他们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却又担心自己的感情付出得不到回应,导致焦虑,慢慢地回避亲密的关系,与每个人都难以交心。
后来我慢慢发现,我有这么一个毛病。刚开始认识一个人,很聊得来,我会很快喜欢上她,并开始情感上的重视和依赖。但只要我们之间发生矛盾,情感一旦受挫,我就会下意识地在心里跟自己说,既然合不来,那就当普通朋友就好了吧。多次这样的暗示后,慢慢地,对方无论有意或无意再做出伤害我的事情时,我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情感反应了,看淡了,疏远了。
嗯,这是我消极的防御机制,防御人际交往中可能的伤害。
三人行,必有一个电灯泡。曾有过两个比较谈得来的好友,但在我们三个人的关系中,明显感觉到另外两个人更为亲密。
现实有很多考验三个人友情的小关卡,比如饮料是第二杯半价,公车是一排两个座,就连升旗排个队老师都要求分两排站......那第三个人怎么办?当多次成为第三人,看着其他两个人嗨皮地聊天后,我开始主动选择成为那个第三人。坐车的时候,我会故意与她们分开坐,因为担忧万一我跟她们谁坐一块,没法聊得那么开心,他们是不是会失望?我不想看到她们失望,因为看到别人失望的神情心里会更难受,所以一个人就一个人吧。
他俩比较合得来,我还是不要太依赖他们吧,不然会受伤的。就这样多次暗示后,我淡出了圈子,依旧一个人吃饭,回宿舍。
我恐惧亲密关系,还有一个很突出的表现是:别人给我过生日我会拘谨,不舒服。一直以来不重视生日,也不喜欢别人知道我的生日。因为当一群人焦点都在我身上,为我准备小惊喜,准备生日蛋糕,期待地看着我许愿吹蜡烛的时候,我会感觉很拘谨。
我很感激为我过生日的朋友,但总是害怕他们对我太好,更害怕他们不能一直对自己好,这样期待会落空,会受伤。
为了避免受伤,我选择不去尝试那部分的情感,回避亲密关系。
而亲密关系,并不仅指关系要好的朋友,还包括恋人、家人等。我们接触最早的亲密关系是来自原生家庭。这个时期的亲密关系没建立好,就很容易会导致长大后存在对亲密关系的恐惧。
幼时没能跟父母建立起稳定、安全的关系。比如在童年时,父母常常争吵,在担心父母把自己丢弃的恐慌中成长起来的;或者幼年时家人不在身边,独自成长的起来的等。
有这样经历的孩子潜意识中缺乏安全感,会无意识地否定对人际关系的需求,从而降低依恋,成年后也难以与其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当然幼年亲密关系建立受挫只是亲密关系恐惧证患者的原因之一。
怎么改善这个症状?身处其中,很抱歉我也无法给出答案。
心理咨询师在两个星期前点出了我这个问题,我想在接下来的咨询、自我探索和尝试中,我应该会找到答案的。
到那时,我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只能祝福你们,期待你们会变得更好,与我一样的,亲密关系恐惧症患者们。
(插画为插画师초록담쟁이作品,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