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798501/7782a85f51973fb9.jpg)
“五代十国”这一说法出自《五代史记》,也就是欧阳修主编的《新五代史》。其实,“五代十国”是由“五代”和“十国”两个概念组成的。
“五代”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等五个朝代的合称。而“十国”则是南吴、南唐、吴越、南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荆南)、闽国和北汉等十个小国家的合称。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五代”是“代”,而“十国”只是“国”呢?
因为史学家认为,“五代”是中原地区正统王朝的延续和更替,是上接唐朝、下连宋朝的正式朝代,其时间线和唐朝、北宋是一脉相连的。
而“十国”就不一样了,只是在中原地区之外一定势力范围内割据的武装势力。按照现在的说法,十国其实就是军阀割据,是唐朝藩镇割据的遗留产物。所以,“十国”在时间线上是有交叉的。
从地理分布上看,“十国”中有九个在南方,只有一个在北方,即北汉。而南方九国中,后蜀基本上就建在前蜀的地盘上,南唐直接就是篡夺了南吴而改名的。所以,名虽为“十国”,实际上只有八块地盘。
从时间上看,尽管“五代”被放在“十国”前面,但事实上,“十国”出现的时间要比“五代”早,而灭亡的时间则比“五代”迟。“五代”的时间是公元907年-960年,而“十国”的时间是公元902年-979年。所以,“十国”的时间包含了“五代”。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98501/91663962691e98c2.jpg)
尽管“十国”被史学家们放在了一起,但历史上的“十国”其实并没有同时存在过,最多的时候是七个国家与中原王朝(后唐、后晋)共存,但最少的时候也有六个国家与中原王朝(后梁、后汉、后周)并存。只有在后梁的前期、闽国建国之前,只有四国并存,因为那个时候“十国”才建立了四个。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情况,是因为后蜀是在前蜀灭亡后的第10年才建国,而南唐是篡夺了“十国”中的第一个国家南吴(902年建国)才建立的。“十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北汉建立的时候(951年),南吴、前蜀和闽国都已经灭亡了。
“五代十国”兴亡年表
902年,唐朝封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为吴王。吴国政权初具雏形,揭开了“十国”序幕,史称“南吴”或“杨吴”。
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历史进入“五代”时期。
同年九月,唐·蜀王王建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
同年,后梁封唐武安军节度使马殷为楚王,楚国成立,史称“南楚”或“马楚”。
同年,朱温封钱镠为吴越王,兼任淮南节度使。吴越国成立,定都杭州。
909年,后梁封王审知为闽王,闽国成立。
917年,后梁南海王刘陟在番禺称帝,国号大越。次年11月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923年,唐·晋王李存勖灭掉后梁,在魏州称帝,沿用“唐”为国号,史称“后唐”。
924年,后梁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建都荆州,史称南平或荆南。
925年,后唐灭前蜀。
934年,蜀王孟知祥在成都建国称帝,年号明德,国号蜀,史称后蜀。
936年,石敬瑭于太原登基称帝,国号为晋,史称后晋。并在契丹扶持下灭后唐。
937年,南吴睿帝杨溥让位于权臣徐知诰,徐知诰改国号为齐。次年,徐改名李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945年,南唐灭闽国。
947年,契丹灭后晋。河东节度使北平王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国号为汉,史称后汉。
950年,后汉隐帝为溃军所杀,后汉亡。
951年,郭威登上皇帝宝座,改元广顺,国号周,史称后周。
同年,刘知远的弟弟,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据河东称帝,仍用后汉年号,史称北汉。
同年,南唐灭南楚。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夺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963年,南平降北宋。
966年,北宋灭后蜀。
971年,北宋灭南汉。
975年,北宋灭南唐。
978年,吴越降北宋。
979年,北宋灭北汉,“十国”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