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朱朱晒书单活动的邀请时,我几乎没有经过大脑就立即答应了。
难得一次的善始善终——每天分享两本书,连续十天这首先源于我对朱朱的信赖。
回想起来,我俩的认识早于见面。最早是同在王博士的自律群里,后来又是全马班的同学。有一年春节假期,她还陪我戴着口罩,冒着雾霾,在石家庄和平公园跑了一次半马。再加上年龄相仿,经历相仿,虽然平时联系不多,但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最让我佩服的是,她已连续两年和朋友组队,参加“五十公里善行者”公益活动。
虽然,多少也怕打扰到别人,顾虑他人的看法,但是,感觉晒书毕竟有些不同,只要不是出于炫耀的目的,终归是件好事。
我曾被香奈儿前品牌掌门人、时尚界“老佛爷”卡尔·拉格斐的一张坐拥书城的照片震撼到,而背景并不是图书馆,而是他的家。如果可能,大概每个读书爱好者都想有这样一个家吧,那不就是传说中天堂的模样吗?
老佛爷的家直到第二天一大早她在朋友圈分享完当天的两本书,并提醒我时,我才发现承诺的这件事并不简单——每天晒两本书,连续10天,另外,每天邀请一个朋友参与。
这个活动的难度倒不在于要分享二十本书 。当时盘点了一下,2019年以来读书已超20本,仅这些就足够我十天里累计需要分享的数量。困难在于每天邀请一位朋友参与分享接龙(如果能一直接下去,最后晒的书单是呈几何基数增长的)。我知道很多朋友喜爱阅读,但不知道他们是否愿意分享,而我又属于脸皮“薄”的人,发出邀请都需要鼓起勇气。
那天我正在外地出差,中午休息时,我先把自己第一天的两本书单发了出去。然后又向朱朱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她说,如果觉得邀请朋友有困难,不邀请也行,这只是一个是书友们互相激励的活动,主要是把自己读过的,认为有价值的,分享出去。
听朱朱这样解释之后,顿时感觉压力小多了。
没想到,第一天的分享很快就收到了回馈,其中,在跑步、读书、写作等各方面都很让我尊敬的言老师留言说,最好还有简介,让我们知道阅读的理由。
因为已决定从今年读完的书中,按顺序由近及远分享,所以当天晒出的两本书,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小说《长长的回家路》和唐纳德•阿尔特曼的心理学著作《正念的革命》,一眼看去没有什么关联,所以让言老师提出疑问也很自然。
我读书有个坏毛病,大多是囫囵吞枣,很少加以归纳总结,看过了也就看过了,时间一长也就淡忘了。这两本书也是如此,并没有留下书评。虽然曾想过,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多少写点什么,但惭愧的是并没做到。
我平时习惯看电子书,其中一个好处是方便查看当初勾画的笔记。我赶紧大略翻看了一下笔记,写下两段简单的推荐语:
你害怕遗忘吗?你害怕告别吗?《长长的回家路》,这个温暖的小故事恰恰是关于如何面对遗忘和告别的。喜欢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所以不会错过他的任何一部作品,迄今为止,我已读过所有能找到的他的作品,也把他推荐给您。
你时常感到焦虑和不够专注吗?你时常受困于各种压力吗?你了解乔布斯们崇尚的正念练习吗?《正念的革命》所探究的“正念”不仅能够让我们活在当下,更能够我们深入内心,审视自己的真实天性。书中给出了四把保持正念的钥匙和多个练习正念方法。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不止在口头上活在当下。
自己分享之后,虽然有些担心,但我决定还是要试一试有没有朋友愿意接龙分享自己的书单。
我首先从身边最熟悉的,喜欢阅读的朋友问起,因为被拒绝的可能性小,而且,如果出于某些原因不愿意分享的话,我也能够理解,而不会想太多,觉得难为情什么的。
果然,当我把朱朱和我聊天记录发出来,山上有云和语航两人很痛快就答应了,七彩澜蓝和清泉也主动要参与。后来加入的还有马心、鲁娜、峨嵋含笑、微蓝若海……
让我感动的是,朋友们的分享都极其认真,不仅有书目,还有精心准备的推荐语,峨嵋含笑的书单一般还附有她所写书评的链接,而我因为正是出差期间,偶尔会顾不上写推荐语,对比之下,真是惭愧。
有一次我忍不住给微蓝若海回复——读你的分享都是享受。她那天的推荐语之一是:
读《博尔赫斯谈话录》是幸运的,也是愉悦的。他把世界看作一个谜,而这个谜之所以美丽就在于它的不可解。我想,大到世界,小到个人的一生,唯其未知,方更有趣。博尔赫斯中年失明,他口述的文字为他后期的每一部作品带来一种旋律式的流畅。或者,文由心生,失明者的声音就是最本质的博尔赫斯。
喜爱写诗的她,推荐语就像诗一样美。
让我感动的,还有好友之间的互相影响和默契。其中有两天,我和山上有云的推荐高度重合,都选了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书。在推荐这位作家的《熊镇》和《时间的礼物》时,她说:
这两个故事同样充满爱与救赎。如果你愿意认真去体会,就会发现,那些让我们伤心的事,那些选择忽略伤害的冷酷,依然抵不过醒悟后的温暖。更不会掩盖坚强和支持。
在参与分享的同时,令我深有感触的是,自己才是分享本身最大的受益者。
因为人的认知是有局限性的,而最大的局限是那些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其中也包括那些我们不知道,或者没有认识到的好书。有些书名虽然多次见到,也曾在多个渠道读过介绍,但却一直没有真正翻开阅读,就像一个经常见面的路人,自以为熟悉,实际却知之甚少。
经过朋友们此番郑重的推荐,我计划阅读的书目又增加了长长的一列:《活出生命的意义》、《少有人走的路》、《非洲三万里》、《必然》、《失明症漫记》、《幸福的勇气》……
新入手图书在十天的书单分享还剩两天时,我决定再做一个新尝试。之前,我邀请参加分享的朋友均为女性朋友,因为平时在读书方面的交流就比较多,读书的趣味比较接近,我们大多喜欢小说、散文、教育,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所以,我想也试着邀请男性朋友分享一下自己的书单。
我首先邀请的正是在第一天就给我提建议的言老师(前年,在他的指导下,我曾两次刷新自己的全马成绩)。
在了解了活动的前因后果之后,他很爽快地就答应了,而且当晚就推荐了两本书,美国学者拉塞克•柯克的《美国秩序的根基》和牛津历史学家尤金-罗根的《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他说:
美国的秩序源于古希腊哲学、基督教信仰、罗马法律体系和英国自由主义思想,了解了美国秩序的历史根基,对于中国秩序的组成和构建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奥斯曼帝国从十五世纪到一战前,在长达四百多年的时间里曾经是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最强帝国之一,但是在西欧崛起之后日益衰落,终于在一战失败后解体,曾经属于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国家在英法等同盟国的支持下纷纷独立。阅读此书可以了解中东局势的历史渊源。
对照我自己书单,也很少有历史方面的书籍,是自己的阅读短板。
因为我自己的阅读大多从喜好和实用出发,我很好奇,他的书单都来自哪里。
他坦言,找好书并不不容易,有时是读书里的介绍,或者一些比较靠谱的书榜,还有别人的介绍,再就是经典。而现在最麻烦的是网上也好,书店也好,放在显著位置的多是一些垃圾书,真正的好书基本不在畅销榜和显要位置上。
谈到书,言老师认为有四类:有益的书、有趣的书、有用的书、有害的书。当然会有穿插,有趣的书也会有益,反之亦然,但是终归会有偏重。少时,当多读有趣的书,因为这会让你爱上阅读。青年时当多读有用的书,因为这是你在世界的立身之本。中老年当多读有益之书,因为这能让你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独立与清醒。任何时候,要远离有害的书,因为他会迷惑你的心神,让你走入误区。
深以为然。
如果说之前邀请到参加分享的,都是拜发达的互联网所赐认识并慢慢熟悉起来的朋友,那么在分享书单的最后一天,我邀请的则是现实中的好友、同行,Ariy。因为感觉他在我认识的人中属于阅读广泛,且有自己独到见解的。
从他挑选的书单中可以看出,他和言老师的阅读趣味有相似之处,与我们相比,理性更多,而感性较少。当然,他也提到,读《平凡的世界》时有个情节曾让他“泪水横流”。最让我钦佩的是他不是像我一样总看“闲书”,而是将趣味与专业有机结合起来,如,《质量总监成长记》、《设计心理学》、《集装箱改变世界》等。
当自己的十天分享终于结束时,我才刚刚领悟,活动的设计者为什么要求“每天推荐两本书,连续十天”,而不是一下子推荐二十本书。
虽然粗看上去,结果是一样的,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分享的过程。这个过程不算太短,也不算太长。太短,挑战性不足;太长,则会成为负担。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有充分的互动,对所有的参与者影响也都是最大的。
最近重温到一句成语——善始者众,善终者寡。我也经常做一些有始无终的事,令自己有无比的挫败感。
而近期,我终于做了一件善始善终的事——每天分享两本书,连续十天。
所以,在此要感谢朱朱当初的邀请,感谢自己不假思索地应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