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刚上大学没多久,我迷上了一款当时大火的网络角色扮演游戏。我每天花在游戏上的时间不下6小时。为了获得更好的装备好的装扮,我氪了不少生活费,后来发现入不敷出,不得已在游戏里做起了生意。
那时候的游戏还交易所功能很流行,玩家可以把自己捡到的、打造的、抽奖抽到的装备放到交易所去,换取游戏金币,游戏金币或者装备可以通过淘宝等第三方进行现金交易。
可以戴在游戏角色身上的大翅膀、具被某种特殊属性装备往往是最抢手的。有的特殊属性装备甚至可以卖到上万甚至十万。
怀抱着这美好的夙愿,我投了几百块买道具,然后进行各种附魔、强化——很遗憾,一直都没有出现值钱的珍品。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不再相信自己的 RP 的我决定只在交易所出售用于打造装备的基础材料。最后卖了不少金币,赚了不少钱,刚好补了之前的坑。
然后我退学了。
那时候,比特币的价格不到3美元。
2017年比特币勒索病毒的出现,让比特币进入大众的视野。这也是我第一次开始关注比特币——但我从未想过,我会与它有交集。
那年退学之后,我重新读了大学,后来做了自由翻译。我在做笔译的时候,接了一些关于区块链项目和虚拟货币白皮书的单,渐渐地对这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些翻译经历都会显示在网站的个人档案上,于是,后来有一个项目方直接找到了我,叫我给他们做社交网络营销。
实诚的我说,不好意思,我只会做翻译。
对方说,做翻译也行,你翻译一篇文章试试,通过了就可以长期合作。
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为这家公司翻译了一篇软文,跟我对接的人和老板反馈我翻译得挺好的,然后我就被正式录用了。
我的工作基本上就是翻译美国同事写的文章,偶尔在 Telegram、Skype、微信上给CEO做下口译。翻译的文章都是这个项目的软文,其中涉及到了比特币以及我当时不太了解的以太坊。
当时全球的虚拟货币市场似乎达到了顶峰,比特币甚至升到了2万美元的历史最高价。各路人物纷纷进场,一夜暴富已经不是空想。
而我还在安静地做着翻译。
后来有一次工作没做好,被 CEO 说了一句。因为做自由职业太久了,没遇到过差评,被老板训斥后我非常地郁闷,第二天就直接跟他说我干完一周就走人。
没想到老板百般挽留,说我已经表现得很好,而且这是一个很好的赚钱的机会,大家一起赚钱多好。
一个月后,我拿着老板发的第一笔美金出国玩了一趟。
意外地是,我没想到后来老板会直接给我发加密货币作为奖励——不是“大哥”比特币,而是市值第二的“二哥”以太坊。
我第一次收到以太坊(ETH)的时候,单价9000元左右,那时候我手里有5个。我数学不太好觉得没多少钱,而且当时不懂怎么交易,所以就一直放着。
后来老板又送了我15个 ETH,此时 ETH的单价已经跌到了6000人民币,而我也终于找到了出售的方式。我算了一下,好像还挺可观的,可以把我所有的花呗、借呗、信用卡通通还完。
但我转念一想,最高的时候有9000多人民币呢,总会涨回来的。于是当时并没有卖掉。
现在,以太币的单价跌到了800元人民币。
我体会到了币圈一日,人间十年。和股市相比,币市就像是没人监管的小孩子,喜怒无常。而这个小孩,有时候更像一个木偶,被庞大的利益集团操控着。
但有时候,我更觉得,纷纷涌入币圈的人,才是被提线的木偶。
我就这样有意无意地深入到了币圈,我不再只做翻译。我开始关注币圈的一切,看了更多关于区块链、虚拟货币的书。我不确定我手中的免费筹码,是否流着别人的血。
在这个腥风血雨的圈子里,故事的主角们纷纷登场。
2015年初,中国股市一路飙红。作为一名非职业操盘手,老杨时常忍不住内心的喜悦。券商们为了便利广大新股民,纷纷开通了视频审核,用手机就可以直接开户。很多大学生、大爷大妈都去注册股票账号。
老杨也叫上了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但大伙不懂摆弄视频审核,于是老杨干脆直接把他们的钱借过来,保证给他们高回报。
几个月后,股市大跳水,老杨血本无归,只好远赴他乡,留下爹妈整天被七大姑八大姨们骚扰。
老杨想做回老本行,但是似乎已经没有人愿意找他。这时候,他的目光转向了比特币交易所。
老杨的故事到此戛然而止。关于他的发迹之路,老杨没有和我细说。
毕竟我只是他的客户,他没有必要把所有细节都告诉我。
他只告诉我他操盘过哪些币,团队有哪些人——真伪我无法验证,因为他只是提供了表面的信息,甚至团队成员的简历都没有。
“我们这一行,low profile 很重要。”老杨说,“大家都是靠共识和信任来合作的。”
“了解,”我直入主题,“你们打算怎么帮我们做市值管理?”
币市的市值管理,和股市的大同小异,但是却更加简单粗暴。
“取决于你们的需求,”老杨说,“你们想要量还是要拉升?如果要刷量的话,价格会跌不少。如果要拉升也可以,我们可以稳定一段时间,取决于你们提供的资金多少。你们说一个目标,我们给你估算资金。”
“先拉个3倍吧,然后尽量稳定住!”我说,“看下效果。如果可以得话继续合作。”
几天后,老杨告诉我他们的精算师预计需要价值100万人民币的币来做市值,收30万佣金,市值赚取的利润三七分,他们七,我们三。
我大概知道老杨是怎么发迹的了。
陈总的致富经历非常简单——玩游戏。
高一的他锦鲤附体,在梦幻西游里鉴定出一把无级别武器。无级别武器一般都是大土豪的象征,因为一把的单价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
一位神秘买家找到了他,但是对方现金不够,要求剩下的钱用比特币支付。
抱着好奇的心,陈总接受了对方补上的300个比特币。但是后来他才发现没人愿意和他私下交易,网上的人他又信不过,于是只好一直留着。
几年后,梦幻西游客户端粉丝流失严重,网易把梦幻西游移植到了手机,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
当年那把无级别武器,现在已经贬值 N 倍,而那300个比特币,让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毕业后直接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同是痴迷游戏,我和陈总之间差了300个比特币。
2016年底的时候陈总手中的币大概值140万人民币,2017年底的时候变成了3000多万。他卖了一部分,开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有不少客户专门贷款来买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
比特币和以太坊这种业界大哥的市值已经涨了太多,更多企图一夜暴富的人把目光转向了各种山寨币、平台币。
投资者的要求不高:只要有白皮书、有团队成员介绍,就把自己手中的比特币和以太币投出去,一般都是广撒网。没有币,那就花钱买,没有钱,那就去贷款。反正这些山寨币开盘之后总有一个可以翻个十几倍几十倍上百倍甚至千倍万倍。
陈总想了一下,不如自己也发个币试试。但发币在国内是明令禁止的,于是他把目光转到了海外,和国外的老板一起开发新的加密货币,请了专门的市值管理团队来收割韭菜,又赚了不少。
之后,陈总找了一个真心爱她的女友,出资给她开了一家瑜伽馆和一家美甲馆。
今年下半年,整个加密货币市场大缩水,陈总手中的比特币越来越不值钱。最后陈总当机立断,把手中所有的比特币抛掉,然后去承包工地,戏称去“搬砖”。
今年,陈总24岁。
美国某次区块链会议上,我们 CEO 遇到了陈总,了解到陈总认识一些币圈的资源,于是加了他的微信。一周后,老板叫我联系陈总谈合作的事情。最后合作没谈成,只是叫他介绍了一个叫老杨的做市值管理的人。陈总提醒我们老板:老杨这家伙收费挺高的,三七分。
我们老板大概以为是对方三我们七,跟我说对方的要价还行,叫我先去探探口风。
结果原来是他们七我们三。
给老板汇报后,老板很生气,说是必须我们八他们二。
于是我再联系老杨,提了我们老板的要求。
老杨犹豫了一天,说,可以。
我高兴地给老板汇报。老板说,这么容易就妥协,肯定不靠谱。
于是我们就没有再和老杨联系了。
某一天,陈总在微信上找我,叫我跳槽去他们公司工作,顺便和我聊了一些他投资比特币的经历。我考虑了一个星期,最后婉言拒绝了,因为我不太适合做包工头。
今年11月底,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持续下跌,我的老板终于也裁员了。他说得很委婉:等明年牛市来了,你再来工作吧。
比特币究竟是不是庞氏骗局,现在无法断言,但是币圈中却是有不少项目已经被披露是骗局、传销——参与这些骗局的人,其实都知道这是骗局,都以为只要自己不是最后一个入场,就一定可以赚到。
有一个好朋友曾经和我说,他妈妈想参加某个公司的私募。他特意在网上查了那家公司,发现该公司有很多黑历史。
比如高价购买了多个空壳公司,在论坛上被披露出各种丑闻。最主要的是,承诺每周可以抽取10%的利息收入。于是他极力劝阻他妈不要买,为此甚至还吵了一架。
几天后,和朋友吃饭,我问起这件事,他说,他妈已经偷偷投了钱,但不多,就1000块试试水。
我开玩笑说,千万不要让你妈知道虚拟货币。
在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三万元遗产》里,一对夫妇意外获知他们将获得一位远房亲戚的三万美元遗产。在尚未获得遗产之前,两人开始对如何使用这三万巨款进行没日没夜的幻想,最后抑郁而终。
人性在金钱面前,显得如此的脆弱。
追求金钱本身并无对错,但是追求的方式、对待金钱的态度,将决定人生的走向。
《无敌破坏王》里有这么一个桥段,因为昆虫具有趋光性,当昆虫看到附近的亮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朝光源飞去,然后被高温光源消灭。
湮灭他们的那道光,就是那看似唾手可及的暴富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