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个专题整理得可能会有点乱,最后会有一个目录式的页面,供大家检索。
本系列只谈操作~
(相信我,胸外科医生更重要的修为在于术前评估,术后短期和长期管理 —— We are not butchers !)
本小节主要通过对比剑突下入路和肋间入路的术中所见,从而展现两种不同术式的 不同的“空间感”。
至于,
对剑突下入路的描述,请见本小节前传。
对右S2肺段的手术,请见肺段切除术说人话-右S2(肺隔离症)及肺段切除术说人话-右S2(A2返支)。
开干~
1.进入胸腔后所见的肺裂,分离肺裂(项庄舞剑)

由于是单方向操作,这里的肺裂只能够一步一步打开

2.遇到S2A,处理之

继续打开余下肺裂

留意到,这个遇到一个解剖变异!
人话:这个患者也是一朵“奇葩”,不但止右肺第六肺段的静脉是异常的,后面你会发现,这个患者还有一个A2返支变异。应该说,这种手术能够拿下来了,右S2的切除就不可能有问题了!

3.遇到S2V,处理之

继续打开余下肺裂(对比一下)

因为肋间入路(右)一开始就有很多空间可以操作这个肺裂,但是剑突下入路,尤其是单控的,只能够一个方向走,所以只能“见步行步”了,所谓的“遇神杀神,遇肺裂切肺裂”
继续打开余下肺裂

4.遇到S2B,处理之

对比此时两个术式的视野:

没啥,三联处理支气管S2B:

来到这个特殊病例的第二个解剖变异:

5.处理段平面:

人话:男人,最重要的是“给他空间”~
在不确定平面的时侯,也是一样~

顺利拿下段平面:

手术当天,患者快速康复:

后记:
1.通过两种术式的对比,可以看到,剑突下入路的整个解剖视野是由下而上地观看的,那就意味着,术者在充分理解正常的解剖结构下,要有在不同的角度看都能够正确理解当前的结构是什么的能力(天分及空间感)。
2.对于肺裂的处理,由于是单向的,只能够边游离边打开。其实这又是与国内刘伦旭大神所提出的单向式VATS切除相互相成的。
3.该团队应用了加速康复外科(ERAS)外科理念,可见患者术后当天就能下床走动,恢复得很快。该理念最早是由丹麦医生Kehlet于1997年所提出的快通道外科的概念.发展而来,近年来国内也有很多探讨,今后有机会再一起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