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天看高晓松说韩国的一期节目,介绍了《实尾岛》。
虽然说题材依然是以南北关系对峙为大背景,但是此片格外突出了人性的悲凉和虚伪。
本是受法律制裁的31名死刑犯,因为刺杀行动的需要,成为敢死队684的战士。

从罪犯到军人,身份转变,命运却依然悲惨。惨无人道的训练,变态冷酷的教官,没有名字,只有代号。
死刑没有结束他们的生命,实尾岛却成为他们的人间地狱。
屈辱的活着,总比死去要好,更何况,他们背负着的,是国家统一的神圣使命。
只是和国家的前途相比,个人实在太过渺小,和平趋势当前,684不再需要必杀金日成,也不能再活着离开实尾岛。

也许,他们从成为684的那天起,就注定了,无论任务执行与否,都不能活着回来。
他们原本就是准备去死的,只是何时去死,怎样去死。
实尾岛事件不是武装叛乱,是人性的颠覆和反转,善良和丑恶,只在一瞬间互相转换。
比犯罪更肮脏的,是政客的虚与委蛇。为了达到目的,可以牺牲任何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不容反驳和质疑。

既然不能有尊严的活,684全体战士在被军队包围后,唱着国歌,用血写下自己的名字,拉响了手榴弹,壮烈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实尾岛事件最终成为历史的尘埃,被锁紧锈迹斑斑的档案柜。
影片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那些接受国家征召,准备慷慨赋役的人,31位被分裂的国家无情抛弃的受训者。为那些找寻身份,选择死所而呐喊的人,献上本片”。

未能死得其所,固然令人惋惜,一个为了政治目的草菅人命的政府也不值得赞美,但是敢于直面伤痕和错误,却发人深省,这也正是本片的震撼之处。
网友评论